烏鎮和古北水鎮客流下滑 中青旅去年淨利潤減少近兩成
本報記者 吳靜 盧志坤 北京報道
2024年,國內旅遊業市場保持穩健增長,國家層面政策密集出臺,但受居民就業增收面臨壓力、國內需求不足等影響,多數旅企表現不及預期。
近日,中青旅(600138.SH)發佈2024年業績報告。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爲99.57億元,同比上升3.34%。然而,歸母淨利潤爲1.6億元,同比下降17.29%;扣非淨利潤爲1.01億元,同比下降22.31%。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旅遊行業整體復甦的背景下,中青旅的“增收不增利”現象引發市場關注,其核心景區烏鎮與古北水鎮的客流量下滑、成本剛性壓力及管理問題成爲焦點。
核心景區客量下降
2024年,中青旅營業收入實現連續兩年增長,但增速較2023年的50.15%大幅下滑至3.34%。分季度看,第四季度營收29.1億元,同比僅微增0.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甚至虧損5153萬元,凸顯經營壓力。
中青旅表示,去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是由於人工、折舊攤銷等成本費用壓縮空間較小及投資收益減少所致。
財報顯示,去年公司營業成本同比增長5.21%至76.58億元,其中人工、折舊攤銷等固定成本佔比超60%,壓縮空間有限。
同時,公司去年全年投資收益同比減少1.2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同比銳減69.29%至2.83億元。
據瞭解,景區業務是中青旅的核心業務,主要包括烏鎮和古北水鎮兩大景區。報告期內,兩大景區均在內容創新、產品迭代、科技賦能等方面有所突破,但從業績表現上卻不盡如人意。去年景區經營收入約15.97億元,同比減少7.12%。
2024年,烏鎮景區共接待遊客743.38萬,其中東柵景區接待遊客213.05萬,西柵景區接待遊客530.33萬,同比均略有下降。
烏鎮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81億元,同比下降5.81%;淨利潤2.95億元,同比增長3.98%。儘管淨利潤實現增長,但這主要源於公司進行成本控制。同時,客單價下滑與內容創新不足的問題凸顯。
古北水鎮業績下滑則更爲明顯,受北京周邊遊半徑擴大至300公里的客源分流影響,去年古北水鎮遊客量同比下降14.78%至129.84萬人次,營收銳減24.46%至5.55億元。高折舊攤銷費用(佔總成本32%)進一步侵蝕利潤。去年暑期,單日客流量不足2019年同期的60%。
兩大景區業績的疲軟反映出中青旅兩大景區作爲傳統文旅項目面臨的挑戰,即周邊遊市場競爭加劇、重資產模式下的成本剛性,以及年輕客羣對沉浸式體驗的需求升級。
據瞭解,2024年,中青旅在黑貓投訴平臺累計收到297條投訴,涉及押金不退、服務費爭議及海外旅遊安全事故等。其中,烏鎮和古北水鎮分別遭遇472條和148條投訴,暴露出產品品質與服務能力的不足。
多業務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旅遊企業,去年中青旅有近四成營收來自投資業務。
公司年報披露,策略性投資業務以IT硬件代理和系統集成業務、福利彩票技術服務業務及中青旅大廈租賃業務爲主,在報告期內爲公司提供了穩定的收入和利潤貢獻。其中,創格科技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8.83億元,實現淨利潤5005.69萬元。
其他業務方面,中青博聯作爲中青旅旗下的整合營銷業務板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9.88億元,同比略有下降;淨利潤4516.58萬元,同比持平。儘管在會展、賽事領域保持優勢,但市場不確定性導致增長乏力。公司計劃通過智慧會展和自主IP會議探索新增長點。
旅行社業務方面,去年面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中青旅的旅行社業務通過機構整合和產品創新,實現了扭虧爲盈,旅遊產品服務收入約19.49億元,同比增長58.13%。
報告期內,公司推出了涵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精品旅遊線路,並針對不同客羣需求打造了“非凡遊學”“芳華旅行家”等升級品牌。
不過,受國際環境仍具不確定性、歐美等遠程市場供應鏈尚未完全恢復等因素影響,出入境旅遊市場仍存在一定復甦空間。
在近日發佈的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中,中青旅提到,接下來要聚焦主業,推動“質”“量”齊升。公司將加強文旅融合,烏鎮和古北水鎮將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推進智慧景區建設,提升運營效率和產品附加值。此外,公司還將推動業務板塊升級、整合、轉型,優化經營管理服務,降低運營成本。
(編輯:盧志坤 審覈:童海華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