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薪假緩增 紡織業腹背受敵
勞動部1日公佈最新無薪假統計,共398家、8505人,較前2周微增。(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紡織業等傳統產業,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1日表示,臺灣紡織業者同時面臨美課對等關稅,以及大陸原料低價競爭,可說腹背受敵,再加上市場轉移,印尼、越南都與歐盟籤FTA,紡織業在美國以外的市場壓力還會更大。此外,勞動部也公佈最新無薪假統計,共398家、8505人,雖較前2周緩增,仍需再觀察。
黃偉基表示,今年上半年雖有一波搶在關稅前的出貨潮,但隨着川普宣佈對等關稅,臺灣與海外工廠的訂單量就急速轉淡,如今稅率幾乎底定,開始要備明年春季的貨,但多數美國品牌廠都要求生產業者分擔關稅。
他坦言,臺廠目前其實很辛苦,加上美國對大陸祭出超過50%關稅,等於要大陸放棄美國市場,這意味大陸會將產能轉向美國之外的其他市場,包括歐洲、中亞、非洲、拉丁美洲,出口量持續增加,與臺廠直接競爭,形成腹背受敵的壓力。
黃偉基說,越南與歐盟零關稅,印尼近期也將與歐盟簽署雙邊貿易協定,意味臺灣紡織業未來壓力更大,臺廠要想辦法開拓美國、歐盟以外的市場,紡拓會現已鎖定英國、日本及韓國積極行銷。
此外,在減班休息的無薪假方面,勞動部表示,本期製造業有327家和8070人受影響,佔全體人數95%,其中,金屬機電工業的機械設備製造業有140家。不過,本期也有16家企業停止對573名員工實施減班休息,也是以機械製造業最多。
勞動部指出,本期規模較大的是1家制造汽車零件廠商,月休3天;另有1家屬於其他運輸零件製造,月休8天,業者均表示是受美國關稅影響。
針對未來企業通報減班休息趨勢,勞動部條平司司長黃琦雅表示,本期增加1171人實施減班休息,相較上期增加的2471人,平緩許多,但因爲只有這期趨緩,仍要持續觀察未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