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反制系統推動普遍不順 海軍逆風提出需求擬建案
海軍司令部今日針對「無人機反制系統」,公開徵求廠商提供參考資料。圖爲遙控小型無人機。圖/歐新社
海軍司令部今日針對「無人機反制系統」,公開徵求廠商提供參考資料,並提出系統須具備「能干擾及接管一、二級無人機,並可偵測到操作者位置」的高性能需求。但在陸、空軍皆已編列預算案採購,擬向國內採購相關係統下,購案執行卻面臨延宕。立委在預算凍結提案指出,陸軍去年編列此案預計今(2025)年完成,但已延後時程,空軍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計劃雖經實測達成部分功能,但仍面臨性能表現不穩、設備品質差異及實用性有限的問題,相關預算遭凍結。
包括國民黨立委陳永康、馬文君、徐巧芯等立委在2025年度預算案審查時提案指出,陸軍編列4億5666 萬2000元預算,計劃今(2025)年完成採購2套無人機反制系統,但今年度預算案卻調整爲2026年採購3套;因此凍結相關預算合計4090萬元,要求陸軍說明。
但據瞭解,陸軍系統已由創未來科技公司得標,廠商允諾能於今(2025)年底完成部署。
立委同時針對空軍司令部採購的遙控無人機反制系統評估表示,系統計劃雖經實測達成部分功能,但仍面臨性能表現不穩、設備品質差異及實用性有限等質疑。且系統效能與國防需求間存在落差,測試條件未充分模擬實戰情境,可能導致系統在實際運用中未能發揮預期作用。也凍結10%預算求空軍說明。
海軍今天新提出的「無人機反制系統」系統,要求的性能計有須具有被動偵測雷達、干擾雷達及操作平臺,可以平板或攜帶型電腦等易攜行裝置操作,並能干擾及接管1、2級無人機,並可偵測到操作者位置。而在城市環境中,能定位並切斷無人機控制及接管,並可預先輸入允許飛行的無人機序號,未經許可的無人機進入即觸發警報。
海軍提出的規格還包括, 反制系統體積須小、輕量化、攜行便利,能用軍用車輛載運,安裝簡易能快速建立偵測防護網;裝備需具備自測功能可監控系統運作狀態,人力操作僅需1-2人即可完成架設、開機作業;最好可連續運作24小時以上等。裝備品項不得爲陸制,且承包商不得含中資。
海軍司令部今日針對「無人機反制系統」,公開徵求廠商提供參考資料,並提出系統須具備「能干擾及接管一、二級無人機,並可偵測到操作者位置」的高性能需求。圖/取自政府採購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