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美國通脹升溫擾動,港股突破22000點|市場觀察
美國通脹數據超預期升溫,美聯儲不急於降息,並未阻止農曆新年假期後港股的上漲勢頭,2月13日,港股繼續上漲,上午收盤時恆生指數上漲1.52%,報收22191點,成交1563.85億港元,恆生科技指數上漲1.5%。
業內人士認爲,人工智能主導近期港股市場,科技股強勢上漲,港股牛市纔剛開始,預計未來受中國內地貨幣政策影響更大,南下資金也持續買入。長期來看,港股走勢取決於中國經濟基本面和企業盈利狀況等,受到外圍因素影響將會減少。
2025年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5%,爲2023年8月以來的最大漲幅,同比上漲3%,亦創2024年6月以來新高,前值則爲2.9%。有業內人士認爲,面對新一輪商品和服務成本上漲,以及關稅政策的擾動,美聯儲可能維持謹慎立場,即在經濟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情況下,並不急於繼續降息。
鑫鼎基金首席經濟學家胡宇向第一財經分析,受美國CPI超預期反彈的影響,市場對美聯儲今年降息的預期有所下降,但港股牛市纔剛剛開始,中國貨幣政策對港股的影響可能更大,尤其是南下資金的持續買入和全球投資者開始逐步買入中國資產的勢頭不會改變。
港股100強研究中心顧問餘豐慧認爲,長期來看,港股的表現還將取決於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企業的盈利狀況以及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投資者情緒和外資流動也會對港股產生重要影響。如果國內能夠有效應對國際環境帶來的挑戰,並通過內部改革和刺激政策來促進經濟增長,港股依然繼續有機會,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相關政策動態和宏觀經濟指標,以評估港股的未來走向。另一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加徵關稅,會直接影響到依賴進出口業務的公司,將會增加相關企業運營的不確定因素。
浦銀國際分析師金曉雯判斷,基於美國1月就業和通脹數據、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的鷹派表態以及關稅方面的進展,美聯儲最快也要等到今年6月纔可能重啓降息。連續兩個月下滑的失業率或將顯著減輕美聯儲對就業市場惡化的擔憂,而1月通脹率的反彈加重了美聯儲對通脹的擔憂。如果在極端情況下,特朗普在今年就全面增加對外徵收關稅,那麼降息次數會進一步低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