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棣:鹽鹼地上結碩果 大棚柿子別樣紅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8日訊 春節過後,無棣縣埕口鎮的大棚內迎來了豐收季。寒風未曾褪去,但溫暖的大棚裡已是紅彤彤的柿子掛滿枝頭,象徵着新的一年裡鄉村振興的新機遇。

無棣縣埕口鎮塘坊村大棚內,一串串的柿子已經進入了成熟期,有綠色的、黃色的、紅色的,還有迷彩色的柿子。這些柿子吃起來口感非常綿密,真的有一種兒時的味道,現場聚集了許多遊客前來採摘。“今天我們公司採購了200多斤的西紅柿,這是我們第二次過來了。因爲它的口感特別好,大家非常喜歡,我們以後會經常光顧。”採購者李兆麟說。

無棣縣埕口鎮塘坊村因爲土地鹽鹼化而耕種困難,然而在黨建微工廠的推動下,村黨組織積極牽頭,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開展了大棚種植項目。通過引入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土壤改良,塘坊村成功種植柿子,不僅推動了農業生產的提升,還增加了村集體收入,成爲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示範。作爲村集體經濟的支柱之一,大棚項目不僅給村集體帶來了收入,也爲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這以前,這大棚一直閒置着,通過這個改良,成功地種植了西紅柿,既爲集體增加了收入,也解決了一部分這個老百姓的這個就業問題。”塘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趙玉慶告訴記者。

塘坊村通過黨建微工廠的模式,不僅實現了土地的高效利用,還促進了農業生產與集體經濟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當地民生。隨着大棚柿子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村集體收入不斷增加,鄉村振興的步伐穩步推進。無棣縣埕口鎮黨委組織委員孫蘭蘭說:“我們將以產業振興爲抓手,持續推進星火工程,繼續盤活村內的閒置資源,積極爭取上級扶持資金,廣泛吸收調動社會資本,全面激活各類保障要素,在村集體增收上持續發力,助力更高水平鄉村振興。”

閃電新聞記者 周建輝 無棣臺 司志雄 從昊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