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縣:大棚蔬果“春意濃” 春日經濟“別樣紅”

在方山縣峪口鎮興隆灣村,山西晉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綠源蔬菜專業合作社基地種植的大棚蔬果,如今可是熱熱鬧鬧地“火”起來了。

三月一過,大棚草莓、羊肚菌、西紅柿等果蔬迎來了豐收季。李豐年在縣城的農貿市場賣蔬果好些年了,每年一到這春光明媚的時候,他就趕忙往山西晉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綠源蔬菜專業合作社基地跑。“這兒的蔬果,簡直就是我生意的‘搖錢樹’!” 李豐年滿臉笑意地說道,“一到上市,市場上各地的蔬果都有,可只要這兒的草莓、西紅柿一擺出來,立馬就把大夥的目光吸引過來了,買的人特別多。”

“早就聽說這兒能摘草莓,今天帶孩子來體驗體驗。”週末來遊玩的張大姐,正帶着孩子在大棚裡摘草莓,張大姐一邊往籃子裡放着又大又紅的草莓,一邊笑着說,“你瞧這草莓,又甜又新鮮,孩子可喜歡了,下次還得帶家裡老人來。”

走進基地,一個個大棚排列得整整齊齊。掀開門簾一進去,那股子蔬果的清香就撲面而來。一壟壟草莓植株綠意盎然,紅彤彤的草莓像小燈籠似的掛在上面,饞得人直咽口水。旁邊大棚內,翠綠的蔬菜、紅彤彤的西紅柿在田壟間蓬勃生長,看着就讓人滿心歡喜。羊肚菌大棚內,一股溼潤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棚內的溫度和溼度被精準調控,爲菌類生長營造了適宜環境,一朵朵羊肚菌從鬆軟的泥土中探出了頭。

說起收成,種植戶王兵兵笑得合不攏嘴:“我種了兩棚草莓,一棚羊肚菌。這草莓大棚,一年下來能收入個四五萬元,羊肚菌大棚收入更高,能有六七萬元呢。咱這用的都是無公害種植法子,種出來的蔬果,城裡人就愛吃。”

爲啥這兒的大棚蔬果這麼受歡迎?興隆灣村村委會主任道出了其中的門道:“咱這兒有好山好水,而且一直堅持科學種植,用的都是好肥料,精心管護種出來的蔬果品質能不好嘛!”

近年來,峪口鎮聚焦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依託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因地制宜,以果蔬採摘產業爲引子,把分散的羣衆組織起來,把零散的資源整合起來,通過抱團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供集約化服務等,大力推動鄉村農業向農旅融合方向轉型。興隆灣村綠源蔬菜專業合作社便是大棚蔬果種植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通過不斷引進新品種、運用新技術,完善了從果蔬育苗、種植到銷售的產業鏈條,如今合作社有高標準農業基地100畝,有日光溫室暖棚23座,棚內作物皆採用無公害種植,以草莓採摘,羊肚菌、西紅柿、豆角、茄子、青椒等蔬菜種植爲主,走出一條大棚果蔬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在豐富人們的果盤和“菜籃子”的同時,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爲當地羣衆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

村裡的張衛紅,農閒時就在大棚裡幫忙幹活。“家裡沒啥事的時候,我就來大棚打零工。”張衛紅一邊手腳麻利地幹活,一邊說道,“一天能掙個百八十塊,既可補貼家用,還不耽誤照顧家裡。”不過,大夥心裡也有個疑問:這大棚蔬果的好勢頭,能不能一直保持下去呢?畢竟,要想村子富起來,產業能夠持續健康發展可是關鍵。

山西晉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給出了答案:“接下來,我們打算從擴大種植規模、引進新的品種、打造品牌這些方面使勁兒,還要把採摘、觀光這些農旅項目搞起來,讓咱這大棚蔬果產業一路‘紅’下去,成爲帶動大夥致富的好產業!”

聽到這話,村民們眼裡滿是期待:“就盼着這些計劃趕緊落實,把咱這大棚蔬果的名氣打得更響,讓日子越過越紅火!”如今,興隆灣村的村民們,正滿懷着希望,走在這條由大棚蔬果鋪就的致富大道上。(記者 阮興時)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