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公辦都更投資額創高 未來四年可望逐步推進
國家住都中心董事長花敬羣。記者胡順惠/攝
國家住都中心昨(24)日宣佈今年第3季將推五大公辦都更案,總投資金額高達195億元,創歷年新高。國家住都中心董事長花敬羣表示,手上還有約27案整合中,未來四年可望逐步推進,除臺北市外,也將推展至高雄、新竹縣市、花蓮縣等。
國家住都中心昨日舉行「2025公辦都市更新招商發佈會」,此次招商計劃聚焦臺北市核心區域,將沿臺北捷運南京復興站、市政府站、後山埤站等推出五件公辦都更招商案,總基地面積約6,688坪,共整合229位私地主參與,創歷年最多。
第一案是臺電後山埤案,基地面積約1,867坪,投資金額約68億元,與臺電公司合作,導入智慧綠能與低碳設計,打造永續城市示範區;第二案信義雅祥案位於信義計劃區,基地面積約929坪,投資金額約29億元,私有地主佔比七成左右。第三案中正永昌案基地面積約932坪,投資金額約20億元,透過積極溝通與協商,已取得超過八成私有地主參與;第四案是中山長春案,基地約1,756坪,投資金額約47億元,透過「整合達人計劃」順利取得100%公有土地參與;第五案爲南京龍江案,基地約1,203坪,投資金額約31億元。
除此次聚焦北市公辦都更案外,外界也關注高雄公辦都更推動情形,國家住都中心表示,南部辦公室去年底成立,預計明年會有兩案招商,目前都還在努力階段,對於南部特殊區位和市場特性,招商模式可能會調整,不會直接將臺北模式套用在南臺灣。
花敬羣坦言,開發商競爭愈加激烈,尤其對於上市櫃建商而言,多軌並行策略將成未來常態,中心除協調國有土地整合外,還需面對臺北市及其他國營事業競爭,尤其一些地理位置較爲優越的基地,臺電、中油等國營事業往往會選擇自行開發。
至於未來中央還有哪些案件正在醞釀,花敬羣透露,目前中心手中有46個案子,已陸續推出,整合中的有27案,包括高雄市、新竹縣市及花蓮縣災後重建都會推出新案,預計未來四年內就要逐步推進。
延伸閱讀
租屋實價登錄 有四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