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美關稅施壓 適得其反

美國政府多年都希望以經貿手段推動中國大陸政治改革,在多年努力未果後,正以貿易戰強行施壓,但華爾街日報(WSJ)分析,現在這個希望也日漸黯淡,而且適得其反,反而提醒北京,必須降低在半導體等領域對美國依賴。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上週會面,引導美中貿易戰降溫,但WSJ指出,美國最終可能必須放棄長期以來推動中國大陸重組經濟結構的目標。

川普政府很多資深顧問仍對中國大陸的經濟自由化懷抱希望,利用美國經濟實力,迫使中國大陸放棄當前的政策,改爲以消費爲重、出口爲輔。

美國策略師想像,能夠透過關稅抑制大陸出口,促使北京在國內尋找新的成長來源,例如透過改革醫療和社會福利制度,鼓勵消費者增加支出、減少儲蓄,從而開始從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購買更多商品,也爲美國企業和農民可以開拓一個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

但川普重返白宮後所加徵的高額關稅,中國大陸不但未改變經濟結構,還祭出反制報復措施。即便一些北京官員也希望經濟結構取得平衡,但都只推出零散措施,仍以製造業和出口爲經濟繁榮的來源。

曾任美國高階貿易官員的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副主任柯特勒表示,川習會更聚焦於穩定雙方關係,而非透過解決結構性問題推進雙方關係,解決結構性問題似乎已經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