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髮動關稅戰被看衰 德媒:川普想削弱中國 但適得其反

美中關稅戰,德媒:川普想削弱中國,但適得其反。(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法國廣播電臺報導,評估美中關稅戰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德國媒體認爲,川普贏不了。

德國《商報》認爲,川普想削弱中國,但結果適得其反。川普咄咄逼人的關稅政策迫使歐洲人重新思考歐洲大陸的定位:現在與華盛頓和北京保持多近的距離纔是合理的?在上海車展上,有一點是清楚的:汽車超級大國中國將美國關稅視爲一種戰略優勢,因爲它們主要削弱了競爭對手。從官方角度來看,中國沒有人歡迎美國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

在車展的背景談話中,外界一次又一次聽到了安靜的滿意之聲。例如,比亞迪不在北美銷售汽車;川普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因此不會對該公司造成影響。與此同時,川普對歐盟徵收的汽車關稅正在削弱德國福斯等全球競爭對手。這對比亞迪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比亞迪因此充滿力量和自信。

德國《圖片報》表示,川普在與中國的關稅攤牌中似乎處於守勢。首先,他在剛剛開始的貿易戰中對北京徵收了145%的進口關稅。但現在情況發生了逆轉。由於預期價格上漲和短缺,美國總統突然採取了較爲溫和的語氣。他最近表示,他希望表現得「非常友好」。最重要的是,共和黨暗示可能會降低關稅稅率。白宮內部人士也給出了具體數字:關稅可能降低50%至65%。

撤回的原因是,《紐約時報》認爲,這些懲罰措施「難以持續」。沃爾瑪、塔吉特、家得寶和勞氏等批發連鎖店發出的嚴厲警告顯然讓川普感到震驚。高層管理人員親自警告他,「短短几周內」,超市的貨架可能會空空如也。這對川普來說將是一次嚴重的政治挫折——因爲貿易戰是他自己挑起的。

中國每年向美國供應價值4380億美元的商品。對於許多產品(玩具、傢俱、遊戲、燈具等)而言,「中國製造」已成爲美國人日常購物習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川普陷入現實,聲稱正在與北京進行談判。他們承諾將會有「大量成果」。

懲罰性關稅的降低可能是一種善意的姿態。但中國對橄欖枝作何反應?堅如釘子!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佈的外交部聲明稱:「中美之間沒有就關稅進行磋商或談判。」「美國應該停止製造混亂。」川普此前在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聲稱習近平曾給他打過電話,但他沒有透露具體時間。中國否認了打電話一事,暴露了川普的虛張聲勢。

中國還有多個武器來應對美國,拋售美國政府債券(中國持有價值7590億美元的美債)可能引發另一場金融地震。此外,幾乎所有稀土都來自中國,禁止出口可能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壓力。政治學家喬納森·克里斯托爾強調,美國不太可能贏得其發起的許多貿易戰。「與此同時,中國可以擴大與那些不必要地受到美國不加區分關稅的國家的貿易關係。」

德國《明鏡》週刊也表示,川普不斷提高關稅,與中國爭奪世界強國地位。但他無法贏得貿易戰,而是有可能將全球經濟拖入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