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收關稅信 外媒:不必憂心

臺灣遲未收到來自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信函,讓外界相當關注臺灣關稅的談判進度。(美聯社)

美國的關稅寬限期7月9日到期,但隨着多國關稅稅率陸續開獎,臺灣遲未收到來自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信函,讓外界相當關注臺灣關稅的談判進度。港媒引述分析人士指出,臺灣迄今尚未收到任何信函,意味着雙方仍在談,臺灣方面力求將新的關稅稅率,保持在可控的水準。

另外,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有信心與歐盟達成協議。

《南華早報》引述分析人士表示,自4月以來,臺美官員已舉行3次會晤,其中包括本月的一輪談判,表明雙方正努力達成協議。與日本和韓國一樣,臺灣對美國擁有鉅額貿易順差,而這正是川普推動提高關稅的原因。

不過,分析人士認爲,臺灣迄今尚未收到任何信函,意味着雙方仍在談。新加坡星展集團研究部則在日前給該報記者的電子郵件中透露,「對等關稅現在對臺灣來說,不再那麼讓人擔憂了。」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陳奕帆指出,臺美雙方目前處於最後一輪談判,「因爲他們正努力敲定最終協議」。他認爲,雙方在汽車貿易和美國農產品出口關稅問題上仍未達成一致,但預計將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則表示,臺灣在幾個關鍵領域,都與美國展現出善意與戰略聯盟,包括增加對半導體制造領域的投資。他點出,「這些舉措體現了臺灣爲加強經濟聯繫、最大程度減少潛在貿易摩擦,所做出的持續努力。」

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最初對臺祭出32%關稅稅率,讓臺灣許多人跌破眼鏡。因爲臺積電先前已宣佈,將再投資1000億美元在美國工廠,川普更大讚臺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是半導體業、商界的傳奇人物。

撇開臺積電和國防不談,前元大寶華經濟研究院長樑國源認爲,考量到美國市場規模,以及臺灣普遍對美國軍事援助的期待,川普覺得他仍可以透過關稅,從臺灣獲得更多利益。他說,「川普憑藉他的商人性格,認爲他可以再多爭取一些。實際上,這並不平等,因爲臺灣在國防上仰賴美國。」

分析師表示,如果美國繼續徵收約30%的關稅,臺灣的中小型科技公司將陷入困境,這些關稅可能會由出口商和進口商分攤,成本也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