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生物的全球化征程與香港機遇

00:5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朱麗娜 香港報道

全球疫苗市場長期以來呈現高度集中的寡頭壟斷格局,輝瑞(Pfizer)、默沙東(MSD)、葛蘭素史克(GSK)和賽諾菲(Sanofi)這四大跨國藥企巨頭佔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其產品銷售額和市場份額長期領先。

隨着全球公共衛生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新興技術(如mRNA疫苗)的快速發展,全球疫苗市場也呈現出新的機遇和變化。以沃森生物爲代表的中國疫苗企業,正憑藉其在研發創新、產品質量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逐步在全球市場中嶄露頭角,挑戰傳統巨頭的地位。

全球化戰略

2024年度,沃森生物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海外收入達到約5.7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98.33%,佔公司營業總收入的比例約爲20.21%。

沃森生物憑藉深厚的技術平臺與強大的產業化優勢,將產品銷售與技術出海相結合,精準把握“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合作機遇,成功開拓了海外市場。

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姚偉向記者透露,公司的國際化佈局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了長達十餘年的精心規劃和持續投入。

據瞭解,早在2012年,公司便開始了對國際業務的早期戰略佈局。截至2025年6月,沃森生物已與全球30多個國家的80多家客戶建立了業務合作洽談,並同步推進了30多個國際產品註冊項目,目前已持有17個有效期內的註冊證,涵蓋了所有劑型。這一系列數字的背後,是沃森生物對全球市場深刻的洞察力以及對國際化戰略的堅定執行力。

然而,作爲國內較早佈局海外市場的疫苗企業,沃森生物在國際化征程中並非一帆風順,也曾經歷過“摸着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

姚偉坦言,在面對當地物資短缺和文化習俗差異時,團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適應和克服。此外,不同國家之間監管法規體系的差異,也曾導致產品註冊准入的等待週期漫長,從而增加了企業國際化進程的複雜性和難度。

沃森生物的成功出海,爲中國疫苗企業走向世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它證明了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不僅能夠憑藉產品的“高質量”贏得口碑,更能通過“高性價比”和“高靈活性”來滿足不同市場的多樣化需求。這種綜合優勢,使得沃森生物在全球疫苗市場中佔據了獨特的競爭地位,也爲中國疫苗產業的國際化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杆。

從“產品出海”到“技術出海”

在沃森生物的全球化戰略中,除了產品銷售的“揚帆出海”,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在技術轉移和本地化生產方面的模式創新。這標誌着沃森生物正從單純的“產品出海”向更深層次的“技術出海”邁進,通過賦能當地疫苗產業,實現互利共贏。

公司與印尼在13價肺炎結合疫苗原液本地化生產技術合作方面的成功落地,是這一模式的典型範例。沃森生物不僅完成了技術轉移,使得本地化生產的產品在當地成功上市,更重要的是,這一合作有效促進了印尼當地疫苗產業的升級,爲印尼實現疫苗自給自足和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印尼的成功經驗並非個例。沃森生物在摩洛哥推進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的本地化生產技術轉移工作,在埃及推進A羣C羣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的本地化生產技術轉移工作,這些都在不斷推進中。這表明沃森生物的技術轉移模式具有可複製性和普適性,能夠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具體需求。

從“產品出海”到“技術出海”的轉變,核心在於用“中國技術-本地生產”的合作模式創新疫苗惠及更多民衆。這是沃森生物全球化戰略的又一次升級,有助於構建更加穩定和可持續的全球疫苗供應鏈,爲應對未來的全球公共衛生挑戰奠定堅實基礎。

撬動國際化發展的“超級樞紐”

在沃森生物的全球化戰略中,香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正成爲撬動其國際化發展的“超級樞紐”。

姚偉指出,香港憑藉“一國兩制”的獨特製度優勢,既是世界貿易組織創始成員與亞太經合組織重要成員,又兼具國際資源網絡與祖國腹地支撐,在全球市場中形成了“雙向鏈接”的戰略支點,爲內地企業走向國際舞臺提供了獨特的平臺。

首先,沃森生物可以充分依託香港的國際化服務體系爲技術認證賦能。藉助香港國際認證機構的專業服務,沃森生物能夠爲疫苗產品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檢測與認證,這無疑強化了全球採購方對中國疫苗的信任,爲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重要的“通行證”。

其次,香港在金融與風險管控方面的優勢也爲沃森生物的全球化運營提供了堅實保障。通過整合跨境融資、國際結算及匯率對衝等金融工具,沃森生物能夠構建更穩健的全球化運營風險控制體系,有效規避國際市場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

此外,香港在技術創新與合作方面的優勢也爲沃森生物帶來了新的機遇。沃森生物可以藉此對接國際行業組織與科研資源,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與再創新,提升全球研發協同效能,從而加速自身在疫苗研發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當前,香港正從“轉口貿易中心”向“全球供應鏈服務中心”轉型,這爲沃森生物深度佈局香港提供了絕佳契機。通過在香港的深度佈局,沃森生物將有效突破跨境合作壁壘,更高效地對接國際市場,進一步拓展其全球業務版圖。

在生物醫藥監管方面,香港正在推進“醫藥監管創新合作示範區”建設,並藉助“港澳藥械通”政策促進大灣區醫療資源整合。據瞭解,香港正在建立“第一層審批”的藥物註冊機構,這意味着香港可以直接根據臨牀數據審批藥物,確保最終的審批獲得海外及內地認可。

對此,姚偉表示,完善的監管體系是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港版FDA”的建設,既契合了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國際化發展的迫切需求,也能吸引更多創新藥物研發及國際多中心臨牀試驗落地香港,從而推動中國創新醫藥技術與產品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