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高估了宗慶後處理家務事的能力,宗慶後高估了子女的血緣之情
中國有句古話,叫“清官難斷家務事”,在宗慶後身上再次得到應驗。
好多人批評宗老生前沒把家務事處理乾淨,現在想想,別說他身後讓香港、杭州兩地法院處理得多長時間,即使他生前讓兩家法院加上一堆律師處理,得多長時間才能處理明白?
宗老可以把一個校辦企業創建成飲用水商業帝國,可以政府、高管、員工、社會各界的關係處理得遊刃有餘、幾十年穩如泰山,但面對家務事,處理能力真不比一個普通家庭的老人能力高多少。
手心:原配,還有長得極像自己、最有能力接班、早公告天下的嫡長女宗馥莉;手背:陪着自己一路打天下、居功至偉的“地下夫人”,還有三個也是親骨肉的“地下子女”。你讓他手掌翻過來翻過去,如何平衡?
宗老和中國很多傳統觀念的老人沒多大區別,根深蒂固地認爲男兒纔是傳家人,不然不會兩個兒子一個叫宗繼昌,一個叫宗繼盛;認爲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然不會小女兒名字就叫宗婕莉,不用鑑定一看名字就是姊妹倆。宗老多了的是揮之不去的情義,拋開血緣關係不說,他內心深處一定有個執念,不管財產咋分都要對得起創業伴侶杜建英,但明的不能給,給倆人共同的子女就等於變相給了杜。
站在宗老的角度,他沒錯。
宗老肯定也是希望自己所有的子女和睦相處的,但他也太高估了不同母親孩子之間所謂的“血緣手足情”。那些說宗馥莉應該“善待弟妹”的人,都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換位代入一下,假如你父親也給你偷生了幾個“弟妹”,你有感情沒?你知道一個14歲少女知道父親背叛生母,偷着撲騰撲騰連着給她生了三個“弟妹”,心理能扭曲成什麼樣子?沒在一起生活長大、一明一暗的幾個孩子,你指望他們有同胞手足之情?反過來講,你以爲繼昌、繼盛、婕莉幾個兄妹會真心把宗馥莉當大姐?
宗馥莉答應父親完成信託、答應父親與其他三個弟妹簽署“諒解備忘錄”,只是對父親生前不情願的妥協。這和普通人家的長子沒什麼區別,再不孝也不至於在父親病重不久於人世時,違逆老父遺願,把老人家氣死吧。但老人走後,長期壓抑的叛逆情緒就遲到地爆發出來了。
站在宗馥莉的角度,她也沒錯。
而宗慶後對子女後事的交代,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美好的願望和理想,他實在是無心力、也無能力生前把家務事處理的明明白白、十全十美、滴水不漏、皆大歡喜。
或許宗老在天之靈會有反思:我爲什麼不光明正大地結婚生子,再離婚再結婚生子呢?我爲什麼非要執念於男兒纔是傳家人呢?我爲什麼不早早地創造環境、教育幾個孩子血脈相連、情同手足呢?
但當他再睜開眼看看現世人間的樁樁糟心事兒,也許更會想,即使與原配終老生育再多子女,他們就不爭遺產嗎?就不“相煎何太急”嗎?
所以,這家務事兒一沾了錢,就“清官難斷”,但也得斷,宗老還是安心去吧。
#宗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