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與阿拉斯加天然氣開採 專家提醒風險大

臺灣不僅增加向美國採購天然氣,還參與投資開發阿拉斯加州天然氣,學者認爲,參與開發阿拉斯加天然氣的風險很大。美聯社

臺灣不僅增加向美國採購天然氣,還參與投資開發阿拉斯加州天然氣,學者認爲,目前美國賣給臺灣的天然氣相對便宜,增加採購沒有問題,但參與開發阿拉斯加天然氣的風險很大,包括開發成效的不可預期,以及開發過程中的美國政黨輪替風險。

中油三月與阿拉斯加天然氣公司(AGDC)簽訂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LNG)買賣暨投資意向書,最終是否會參與投資仍在洽談中。阿拉斯加LNG開發案總投資規模估計逾四四○億美元。

外界推估,臺灣預購阿拉斯加天然氣,七年後才能供氣,成本也會高一倍。中油公司發言人林珂如表示,中油向各國採購的天然氣契約都有保密條款,因此無法對外揭露價格。

能源署統計,二○二四年LNG進口來源前三名及佔比依序爲澳洲百分之卅七點九、卡達百分之廿五點三、美國百分之九點八。中央大學臺經中心研究員樑啓源表示,美國及卡達的LNG都相對便宜,澳洲的LNG最貴,進口占比卻最高,若政府增加對美國採購、減少對澳洲採購LNG,整體採購成本可顯著下降。

對於中油參與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計劃,樑啓源認爲投資風險太大,民主黨持反對態度,加上開發期長達七年之久,下一屆美國大選若政黨輪替,不排除民主黨有喊卡的可能,屆時中油投資恐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