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施壓南韓放寬貿易障礙 聚焦美牛、地圖開放與阿拉斯加天然氣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抵達華府,參與和美方的關稅談判。(圖/達志影像/newscom)

記者羅翊宬/編譯

隨着美國與南韓的對等關稅談判進入關鍵階段,美方提出的要求愈加明確,從放寬30個月齡以上美牛進口限制、開放Google精密地圖數據,到敦促南韓參與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LNG)開發案。美方原定的關稅豁免期限爲7月8日,雖傳出有可能延後,但南韓政府內部已將7月視爲必須做出戰略決策的關鍵期。

根據《韓聯社》,川普政府近來針對美韓對等關稅談判向南韓施壓、加快談判腳步。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6月底出訪華府期間,與美方進行了第3輪技術會議與高層部長級協商。美國代表團將包括肉品進口年齡限制與Google地圖資料外流管制等列爲「非關稅壁壘」重點,要求韓方調整以促進貿易平衡。

美方強調,若南韓希望獲得關稅減免,就需購買更多美國商品,並鬆綁現行進口管制措施。南韓則迴應,美韓早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卻仍遭美方課以25%關稅,屬於不公平對待,並主張兩國在汽車、鋼鐵等供應鏈領域應保持關稅最低化。

對於美方關注的非關稅壁壘,南韓表示在資訊科技與製造業等方面樂意朝國際標準靠攏,但在農產品方面,尤其是美牛,南韓早已是全球最大進口國之一,強調相關管制並無敵意,也盼消除誤解。

此外,雖不屬關稅談判主軸,但白宮高級官員此次也罕見出面,表明川普總統高度關注阿拉斯加LNG開發案,希望南韓能夠參與。美國國家能源委員會主席兼內政部長伯古姆(Doug Burgum)親自向呂翰九轉達川普意願,強調此案爲美國總統「唯一優先處理」的能源項目。

儘管美方有意將談判期限延長至9月,但南韓政府認爲,美方可能只針對特定「善意協商國」給予豁免延長,因此7月仍被視爲重大決策時點。南韓政府內部也已開始評估哪些美方訴求可以接受,哪些則需堅持現狀,以期減輕關稅壓力。

報導指出,面對川普政府推動的貿易保護主義,對貿易依存度高的南韓而言,能否爭取豁免或降低現行汽車與鋼鐵等高額關稅,攸關國內產業命脈。尤其在農業與數位領域內部意見分歧情況下,政府需積極與利害相關者溝通,並可能需仰賴總統級決策,才能釐清如阿拉斯加LNG等高風險事業之參與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