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日報作文版作文選登:牟恆《當雪糕遇上文創》

請小作者添加小編好友,以便製作榮譽證書。

投稿方式:關注微信公衆號“溫州新教育”(微信號:wzrbxjy),點擊下方自定義菜單欄“作文投稿”即可進行投稿(投稿時,請注意必填與選填)。

當雪糕遇上文創

溫州市第二中學濱江校區

七(22)班 牟恆

炎熱的夏天如約而至,夏日裡的清涼雪糕,加入文化元素後,彷彿被賦予靈魂。它不再僅是帶着涼意的甜品,而是一種文化的體現,一場“雪糕遇上文創”的舌尖盛宴也拉開帷幕。

聽着老師述說雪糕的起源,原來我國是世界上用冰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經出現了冷飲,《周禮》中記載的“凌人掌冰,以供祭祀賓客”就是古人用冰最好的詮釋。

更令我驚掉下巴的是在戰國時期,我們國家就出現了冰箱——“曾侯乙銅鑑缶”。這個“冰箱”分爲內外兩層,外層是鑑,內層是缶,中間有個大空腔。夏天時往中間的空腔裡放上冰塊,缶裡的食物就可以冰鎮了。我不由自主地嚥了咽口水。連我們現在的冰激凌,也早在元朝就出現了,當時元世祖忽必烈也是對它情有獨鍾,再後來傳入歐美……懵懂的我一直以爲冰激凌是國外的,不想我們中國竟是發源地!

接下來就是激動人心的“文創雪糕”製作環節了,我照着老師的步驟,先將適量的牛奶和冰激凌粉倒入盆中充分攪拌,使其融合;然後把它們倒入裱花袋,並擠入印有“溫州”與“白鹿銜花”圖案的模具裡,插入一根木棒。這樣一支“文創雪糕”就成型了,最後放進冰箱冷凍。

小小的文創雪糕,蘊含着“盛夏以蜜漿調之,如真珠粉然”的味道,它承載着各地的文化元素與文化的傳承,這便是舌尖上碰撞出別具一格的風味!

編輯:瞿含張

二審:曾雲畢

三審:林 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