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日報作文版作文選登:陳姿惠《搗年糕》

請小作者添加小編好友,以便製作榮譽證書。

投稿方式:關注微信公衆號“溫州新教育”(微信號:wzrbxjy),點擊下方自定義菜單欄“作文投稿”即可進行投稿(投稿時,請注意必填與選填)。

搗年糕

蒼南縣靈溪鎮第三中學

八(13)班 陳姿惠

指導老師:陳芳友

初冬的陽光下,小區裡陣陣捶打聲,在清晨的空氣中迴盪,搗年糕的樂曲已然奏響。一聲聲的捶打如同古老的樂章穿越時光,訴說着一段關於團圓、豐收和美好的故事。

每逢過年,小區管理員們總會組織鄰居們一起搗年糕,這也是年末最後一次集體活動,無論大人小孩都非常期盼。一大早就見小區的空曠處架起兩個“老虎竈”,鍋子上是兩個大蒸籠。蒸籠裡熱氣騰騰的,不一會兒工夫,一揭蒸籠,一股白汽像潮水般涌了出來,縷縷熱氣白霧,夾雜着米香,迅速裹住了每一個人。這是剛蒸完的年糕,叫做“糕花”,口感酥軟,細細品味會有微微的香甜。將剛蒸好的米粉倒入石臼中,用木杵用力地敲打,即爲“搗糕”。“咚咚咚”每一下都那麼有力,帶着濃濃的年味,彷彿是禮炮敲醒了“年”,迎接新年的到來。

隨着木杵的上下起伏,“咚咚!咚咚……”之聲敲擊着我們每個孩子的心房,真想體驗下搗年糕的樂趣。“爸爸團”其中的一員,似乎看出了我們的小心思,說:“孩子們,你們想試試嗎?”話音剛落,孩子們一擁而上。你敲一下,我捶一棒,到處洋溢着歡樂喜慶的氣氛。一向好強的我當然也是不甘示弱的,當一旁的鄰家叔叔將手上的木杵交給了我,我興奮得一蹦三尺高,學着大人們的樣兒,先搓搓手,將那木杵接過,咬緊牙關,奮力舉起那千斤重的木杵砸向米糕,可當我想拔出時,卻被黏糊糊的米糕粘住了。那米糕似乎比502膠水的黏性還要強,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卻依然被那不“聽話”的木杵往下拉,害得我差一點兒整個人趴在地面。周圍圍觀的人羣鬨堂大笑起來,我不禁紅了臉……

還是剛剛那位好心的鄰家叔叔替我解了圍,說:“你去‘點花’吧!”你可能不知道什麼叫做“點花”,“點花”就是用一把手指粗的小稻草束,蘸上胭脂紅,在年糕上輕輕一點,年糕上就會留下一個個紅梅花的印記。聽說只有被點上紅梅花印記的年糕才能算是真正的年糕,也只有吃上點了花的年糕,來年才能紅紅火火。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草束,學着其他大姐姐的樣兒,輕輕地在一個個米糕上一下一下地點,一朵朵紅梅花真的就那麼綻放在年糕上了!可也有一些小饞貓們,等不及我們點花就狼吞虎嚥地當場啃起了米糕來……

一旁是擼起袖子,拿起木杵使勁捶的大人們,一旁是圍着玩着鬧着,一不小心就變成大花臉的孩子們,突然發現年的味道便是在其中醞釀、傳承着了。

時光荏苒,捶聲不息,年糕傳情長……

編輯:瞿含張

二審:曾雲畢

三審:林 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