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醫療上半年營收增長31.3%,全棉時代線下門店迎調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雷若馨 深圳報道

打着“醫療+消費”的牌,全棉時代母公司穩健醫療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近日,穩健醫療(300888.SZ)發佈半年報。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53億元,同比增長31.3%;實現歸母淨利潤 4.9 億元,同比增長28.1%;扣非歸母淨利潤4.6億元,同比增長40.9%。

穩健醫療前身創立於1991年,最初從醫用敷料代工起步。2009年,穩健醫療創立消費品品牌“全棉時代”,其業務領域也逐漸從醫療延伸至消費品。今年上半年,醫療板塊與消費板塊分別爲其貢獻25.2億元、27.5億元營收。

醫療板塊回升

目前,其醫療板塊以“穩健醫療”品牌爲核心,主營醫用敷料、口罩、手術室耗材。

2020年,因市場對口罩等疾控防護產品需求激增,穩健醫療的醫療板塊營收暴漲616.5%至86.84億元,並在當年成功上市。隨着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減弱,其相關板塊營收在高基數影響下出現大幅下滑。

過去兩年,穩健醫療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去庫存等方式逐漸平穩下滑趨勢,恢復相關板塊增長。

2025年上半年,穩健醫療的醫療板塊營收爲25.2億元,同比增長46.4%。剔除併購公司GRI的貢獻,實現19.5億元收入,同比增長13.2%,高於2024年同期營收增速。

業績說明會上,管理層對醫療板塊業務持樂觀態度。一方面,未來老齡人口仍將以穩定的速度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根據市場預測,2024年至2030年,醫用耗材領域的複合增長率約6%,具有良好的成長動力;此外,與國外一次性耗材滲透率高達90%以上相比,國內目前爲20%-30%,提升空間巨大。

據介紹,穩健醫療將繼續推動高端敷料國產替代和新品註冊佈局、加快自動化和智能化升級。

海外市場方面,去年9月,穩健醫療以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44億元)收購了美國醫療耗材公司Global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GRI)75.2%的股權,發力國際化戰略轉型。

GRI於中國、美國、越南、多米尼加等國家均設有生產基地,並在美國與歐洲擁有銷售與物流佈局。穩健醫療曾表示,通過收購GRI,將直接填補海外產能空白,滿足海外客戶分散供應鏈風險的需求。

不過,今年以來,中美貿易環境波動,受關稅影響,其供應鏈在3月後遭遇直接衝擊,4月至6月對美出口暫停,導致GRI第二季度虧損。

業績說明會上,管理層表示,目前GRI供應鏈已全面恢復,7月經營業績向好,8月訂單勢頭旺盛。客戶訂單從6月起逐步增多,預計下半年趨勢將向好。

線下門店迎來調整

消費板塊則是穩健醫療過去幾年來持續增長的業務。該板塊以“全棉時代”品牌爲核心,主營幹溼棉柔巾、衛生巾、成人服飾等。

今年上半年,消費板塊營收爲27.5億元,同比增長20.3%。

其中,棉柔巾收入8.1億元,同比增長19.5%;“奈絲公主”衛生巾實現5.3億元,同比增長67.6%;成人服飾收入5.2億元,同比增長19.4%。

值得注意的是,“奈絲公主”衛生巾不僅是其營收增速最高的產品,也是目前穩健醫療毛利率最可觀的產品,高達68.30%。高毛利產品快速增長之下,拉動了全棉時代總體毛利率提升1.7個百分點至 58.6%。

全棉時代快速增長的背後,是穩健醫療在營銷端的“重金投入”。

報告期內,穩健醫療的廣告與宣傳費達5.01億元,同比增加47.59%。其半年報也提到,公司持續深耕線上渠道,聚焦新品、爆款矩陣,興趣電商平臺實現突破性增長。報告期內,其線上渠道收入17.1億元,同比增長23.6%。

不過,受服裝零售線下業態疲軟、商業體客流兩極分化等環境影響,全棉時代線下門店佈局速度放緩。截至報告期末,全棉時代在全國共有380家直營門店和104家加盟門店。今年上半年,共新開16家門店,但關閉19家門店,原因爲“合同到期,戰略調整”。

業績說明會上,管理層表示,線下門店佈局將採取“謹慎且樂觀的策略”。

具體而言,全棉時代將主動調改或關閉客流顯著下降、店效不達預期且無提升潛力的門店,在客流上漲、符合目標核心人羣的潛力商業體中新開、優化店鋪。此外,將繼續加碼興趣電商、即時零售等新興渠道。

近日,穩健醫療發佈中期利潤分配方案,擬派發現金紅利2.6億元,佔歸母淨利潤53.26%。自上市以來,穩健醫療累計現金分紅28.8億元,回購股份支付現金6.9億元,兩項合計35.7億元,佔其首發募集資金淨額的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