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 | 在四川開江有個瓦雕藝術村
來源:光明日報
“世運之光”“榮耀征途”“竹夢燃情”……近日,在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一間古樸的工坊裡,刻刀的聲音逐漸停歇,四川開江瓦雕技藝傳承人李成環等5名“巴渠工匠”以成都世運會比賽項目爲藍本創作的20餘件瓦雕作品驚豔面世。
從古至今,瓦片在建築中運用廣泛,其種類也較爲繁多。早至秦漢時期,人們便在瓦片上雕刻圖形,爲瓦片賦予實用和藝術雙重價值。瓦雕與傳統書畫不同,它以刀爲筆、以瓦作紙,經拓印後能呈現出有別於普通書畫的獨特效果,形成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
近年來,隨着住房蓋瓦材料不斷更新,傳統土瓦逐漸被淘汰。舊房上拆下來的瓦片散落鄉間角落,瓦雕技藝也瀕臨失傳。
“老手藝不能丟。”龔曉鷗是開江縣永興中學的美術老師。40年前,他四處拜師學藝,師從多位民間“泥瓦匠”,極力將瓦雕技藝重新發揚光大。
“土瓦雕刻創作工序繁雜且講究。”龔曉鷗說,選材要挑選年代久遠、瓦面平整光滑的土瓦,清洗晾乾、打磨平整並勾勒心儀圖案後,再進入最關鍵的雕刻環節。開江瓦雕彙集傳統技法中“陰刻”的含蓄、“浮雕”的立體、“鏤空雕”的通透,將各種技法奇妙交融,形成極具藝術性的瓦雕藝術作品。
上世紀80年代,龔曉鷗牽頭在永興中學開設手工課程,爲瓦雕技藝的傳承埋下了種子。通過不斷髮展,這門課程已成爲當地的一張名片,課程內容豐富,其中融合地方文化的瓦雕最具特色。2023年,“開江瓦雕”被列入達州市第七批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這門技藝的傳承發展步入了快車道。
“爲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遊業,讓這項重煥生機的傳統技藝擁有更廣闊的舞臺,我們決定建設‘瓦雕藝術村’。”開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謝春介紹,該縣在任市鎮竹溪村規劃建設2100平方米的陳列體驗館,並同步推進吃、住、行、遊、購、娛等配套建設,遊客在此不僅能沉浸式感受瓦雕之美,參與研學體驗其精妙工藝,還能在文創書院品茗交流。
“藝術村不僅是文化展示的窗口,更是產業孵化的平臺。”謝春表示,以建設“瓦雕藝術村”爲載體,開江正積極探索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爲現實生產力的有效路徑。
(本報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