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文化藝術季 | 絃歌不輟四十載《長江之歌》有新篇

(原標題:長江文化藝術季 | 絃歌不輟四十載《長江之歌》有新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9月14日晚,武漢橫渡長江博物館燈火璀璨,千名大學生相聚長江之畔,以嘹亮的青春之聲唱響《長江之歌》。

1984年,隨着“話說長江”的熱播,《長江之歌》一經亮相就成爲廣爲傳唱的經典。2019年,該曲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優秀歌曲100首”。

40年後的今天,當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來自長江流域13省區市的人們依然熱血沸騰,一條充滿活力的長江經濟帶已經橫貫在祖國大地之上。

讓世界感知母親河

一曲《藍色多瑙河》讓歐洲人感受到多瑙河的溫婉,一曲《黃河大合唱》讓國人感受到中華母親河的澎湃,一曲《長江之歌》讓中華兒女升騰多少豪邁。

天爲幕、城爲景、江爲舞臺。9月14日晚,長江文化藝術季在湖北武漢啓幕。遊船上,詩朗誦《再話長江》響起,著名朗誦家陳鐸、虹雲重現紀錄片《話說長江》的經典片段。

1983年,紀錄片《話說長江》製作組找到中央歌劇院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曲家王世光,希望他“用音樂把中國母親河塑造出來”。王世光起初苦思冥想十天,創作了一個50秒的主旋律,之後完善成一首完整的曲子。節目播出後,大量觀衆來信,建議給《話說長江》的主題音樂填上詞,謳歌母親河。節目組立即向全國發出了徵選《話說長江》主題音樂歌詞的通知。當時身爲瀋陽軍區前進歌舞團創作員的胡宏偉看到通知後怦然心動,提筆創作出《長江之歌》歌詞,並從5000多份來稿中脫穎而出。

“你向未來奔去,濤聲迴盪在天外……”2007年,《長江之歌》被“嫦娥一號”帶上了太空,讓“迴盪在天外”成爲現實。

因長江而結緣湖北的陳鐸、虹雲和胡宏偉一直關注湖北的發展。他們說,湖北爲長江文化傳承作出了重要貢獻。

《長江之歌》有了“交響曲”

2018年,湖北日報記者曾採訪王世光,他回憶起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創作《長江交響曲》的難忘經歷。

“3分鐘的容量太有限了,我一直覺得《長江之歌》還沒有把長江的神韻說透、唱好。”王世光說,只有交響樂的規模、氣勢和長度,才能將長江的音樂元素進行擴展和開掘。

2007年,王世光66歲這一年,他的又一力作《長江交響曲》在湖北誕生。這部作品從最初的立意提煉、確定創作人選,到指導修改,湖北省委省政府都給予了高度重視,曾多次爲此召開專題會。

這部作品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8週年而創作,以大型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主題曲《長江之歌》爲基礎,融入長江沿岸,特別是湖北的民風民俗,共分四個樂章,描繪出三峽建設者的豪情、長江兩岸的美景。作品總長度45分鐘,2007年9月29日在武漢琴臺大劇院首演。

以雄渾之勢唱響未來

“喝過長江水的人,總有一條大江在心中流淌。”9月14日,長江邊的武漢伢、央視主持人撒貝寧在開幕式現場飽含深情地說。

一江碧水,萬物生長。今日長江,生機勃勃。

“深入發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出更多體現新時代長江文化的文藝精品。”在2023年10月12日召開的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長江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湖北作爲長江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擁有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盤龍城遺址等一批燦爛文化,傳承長江文化、荊楚文化,湖北義不容辭。

“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歌中的長江正走向現實,新時代的長江之歌大合唱正以雄渾之勢唱響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