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製造業提供全鏈條金融服務

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生產實現較快增長,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勢良好。同時,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保持較高增速,上半年增加9207億元。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接下來要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與企業需求的適配度,創設中長期流動資金貸款,爲企業提供“股權+債權”一攬子綜合服務,並深挖供應鏈金融潛力。

中長期貸款增長較快

“上半年新增貸款主要投向了製造業、基礎設施業等重點領域。”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閆先東介紹,截至今年6月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8.7%,上半年增加9207億元。

“工商銀行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型工業化、新質生產力等重點領域,圍繞智能製造、綠色製造、高端製造等重要生產場景,持續加大金融供給力度。”中國工商銀行公司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顧西貝說,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製造業貸款餘額在同業中率先突破5萬億元,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佔比持續提升。

在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中,中長期流動資金貸款備受企業青睞。通常情況下,流動資金貸款的期限爲1年,中長期流貸的期限最長可至5年。今年2月,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了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發放的1億元流動資金貸款,期限長達3年。

“如果流貸期限僅爲1年,企業通常將這筆錢用於日常經營週轉,但部分行業的製造工藝複雜、生產週期較長,一些原材料供應受季節、市場等影響,企業需提前大規模採購和儲備。中長期流貸能夠更好匹配企業的生產週期和回款週期。”工商銀行北京分行公司金融業務部總經理王煒說,中長期流貸的還款方式較爲靈活,企業可根據用款需求、生產經營特點,分期或到期一次性還款,也可多次提款、逐筆歸還、循環使用。

優化“股債聯動”服務

金融服務製造業,高技術企業是重點也是難點。科技型企業尤其是初創期企業的輕資產、高成長、高風險特徵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迫切需要契合不同成長階段的、覆蓋“股、貸、債、保”的全鏈條金融服務。“爲了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工商銀行定期整理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等清單,運用綜合服務手段,提升金融服務質效。”顧西貝說。

如何爲科技型企業提供更大力度的股權投資支持?當前,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加力擴圍,簽約意向金額已突破3800億元。去年9月份,試點範圍由上海擴大至北京、天津、重慶、南京、杭州等18個大中型城市;今年5月份,發起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的主體已擴展至符合條件的全國性商業銀行。目前除了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也先後入局。

在試點政策的推動下,近日,工商銀行北京分行聯合工銀投資,完成了生物製造企業——華龕生物的股權投資業務。在此基礎上,工商銀行北京分行還爲企業覈定了債項授信額度,“股權+債權”授信合計超1億元。

“這筆業務採用‘受讓老股+投資新股’模式,發揮耐心資本作用,助力企業成長髮展。”工商銀行北京分行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劉潔說,在遴選投資項目時,工商銀行錨定創新賽道,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重點關注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和顛覆性技術項目。

在“股債聯動”服務模式的帶動下,銀行評估科技型企業的視角、標準也在順勢變化。“過去是‘老三看’,看資產、看擔保、看盈利,現在是‘新三看’,看技術、看團隊、看成長。”劉潔說,金融服務科技創新,要從看“歷史表現”轉向看“未來潛力”,服務模式也要從單一的信貸支持升級爲全鏈條綜合服務。

探索供應鏈“脫核”模式

在製造業的產業鏈條上,有這樣一些中小微企業——它們或處在覈心企業的上游,以供應商身份進行生產,或處在覈心企業的下游,以經銷商身份開展銷售。如何讓這些中小微企業更加便捷、高效地獲得融資支持?供應鏈金融服務是有效途徑。

目前,供應鏈融資以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模式爲主。核心企業上游的中小微企業以應收賬款作爲質押,可向銀行申請貸款。但該模式也有兩個不足之處。一是該模式更適用於上游企業,較難覆蓋下游經銷商;二是在實踐中,這筆應收賬款需要得到核心企業確權,部分核心企業確權意願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業務推進。

如何解決上述難題?跳出傳統的“核心企業擔保”思維,探索供應鏈“脫核”模式。“所謂供應鏈‘脫核’模式,就是擺脫核心企業擔保,直接爲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這樣一來,上游、下游企業都能夠被覆蓋到。”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普惠部副總經理尹楨說。

今年3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印發《關於深化融資暢通工程 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積極開展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積極探索供應鏈“脫核”模式,支持重點產業鏈和先進製造業集羣、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內的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近日,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爲上汽集團供應鏈上游的一家企業提供了299萬元預授信額度,採用“銀行評分+鏈屬規模評分”模型評估上下游企業的信用風險等級。“企業與核心企業的合作年限、上年度整體訂單規模、履約行爲等要素都可作爲評價指標。”尹楨說。

與此同時,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還聚集核心企業的下游企業,與鴻蒙智行新能源汽車總經銷商合作,探索汽車產業鏈“脫核”項目。今年二季度,該行已辦理首筆“智慧汽車”產業鏈經銷商融資秒放業務,通過“資金流、物流、信息流”數據要素的實時交互,爲經銷商提供放還款、出入庫、贖放貨等環節的線上化、批量化金融支持。該項目開展至今,已累計支持經銷商12戶,累計投放貸款金額1.31億元。(經濟日報記者 郭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