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優化營商環境,上海檢察機關今年已經推出了哪些具體舉措?

4月1日上午,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檢察院舉行“檢察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松江‘四個區’建設”新聞發佈會,發佈相關白皮書和典型案例。

今年春節後首個工作日,上海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發佈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之後一個多月,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和多家基層檢察院相繼發佈優化營商環境行動相關舉措,其中都有哪些亮點?記者做了一番盤點。

維護公平競爭和市場秩序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去年以來,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成了許多企業家反映強烈的問題,也引起了有關部門高度重視。

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了《檢察機關開展“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專項監督”工作方案》,還專門召開會議,對全國檢察機關開展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專項監督進行部署。

在上海檢察機關出臺的優化營商環境舉措中,維護公平競爭和市場秩序是一塊相當重要的內容。市檢察院發佈的《上海市檢察機關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就明確,上海檢察機關將堅持依法平等保護,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強化對涉企案件“查凍扣”等強制性措施的監督,積極參與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堅決糾正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爲。同時,嚴懲商業賄賂、串通投標等破壞競爭違法犯罪行爲,協同治理牟利性職業舉報,探索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公益訴訟,助推形成公平高效市場競爭秩序。

金山檢察院發佈的護航基層法治化營商環境2025年行動方案也提出,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罪責刑相適應等法治原則,對各類市場主體、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對待,對侵犯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權益的行爲實行同責同罪同罰。同時,與區工商聯共同發佈協作意見,就涉企執法司法活動中存在的違規異地執法、趨利性執法等問題,在信息互通、調查覈實、研判會商、救濟措施等方面達成協作,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奉賢檢察院則表示,將落實奉賢區依法規制牟利性職業索賠實施意見2.0版,建立從行政監管線索到公安立案偵查、檢察監督的全鏈條協作。針對辦案履職中遇到的市場分割、限制競爭等問題,探索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領域公益訴訟案件一體化辦理機制。

根據區域發展特點制定措施

除了共性內容,記者梳理髮現,各區檢察院還根據所在區域發展特點,針對性地制定了相應舉措。

比如,徐匯檢察院發佈的《上海市徐彙區人民檢察院關於服務保障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行動方案(2025—2027年)》,聚焦服務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通過人工智能案件聯合工作站、前沿領域法治保障理論實踐研究、人工智能法治護航工作聯席會、跨省辦案資源協同網絡、跨區域課題組、人工智能司法治理案例共享平臺6項協作舉措破解前沿法治難題;嚴懲侵害核心技術犯罪,精準打擊新型犯罪,探索知識產權案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民事支持起訴工作,護航人工智能產業升級。

長寧區有不少互聯網企業,長寧檢察院發佈的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十一條舉措強調,該院將依法打擊利用網絡敲詐勒索企業、損害商業信譽、尋釁滋事等“按鍵傷企”犯罪,構建互聯網公益侵害協同治理機制。同時,通過探索跨平臺同頻監督、制發檢察建議等方式,促進互聯網企業提高法律風險防控意識。該院還將依託“大虹橋法治會客廳”充分配置檢察服務資源,升級“上海硅巷”科創街區、金虹橋“百億樓”、東虹橋檢察服務站Pro版,爲企業提供“一站式”法律諮詢、司法救濟等檢察服務。

2023年,G60科創走廊沿線九城檢察機關簽署了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成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中心”,去年又會簽了多份協作文件。松江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繼續深化九城檢察協作,增強法治服務的系統性、精準性、有效性,在線索移送、追贓挽損、同堂培訓等方面搭建一條面對面、點對點,更便捷的綠色通道,爲產業發展賦能提速。

(解放日報 王閒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