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臺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新舉措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榮 李文茜
爲民營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大力推廣“園區貸”,護航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積極發展耐心資本、大膽資本……3月2日,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三個工作方案正式發佈,一系列創新舉措,展現了深圳全力爲經營主體發展培育最優營商環境的態度和決心。
據深圳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市大灣區辦專職副主任許雲飛介紹,新出臺的《2025年深圳市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從5個方面提出了28條重點任務,主要突出以人工智能賦能服務創新,促進政府服務效率變革、模式變革,着力構建以企業需求爲中心的資源配置服務體系,打造更適宜企業發展的市場化營商環境。《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則着力在涉企監管執法、涉企糾紛多元化解和涉企法律服務等方面,推動解決一批經營主體反映集中的突出問題,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改進提升。《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聚焦解決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初創型科技企業獲取國際高端要素資源的發展訴求,着力增強深圳對全球優質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提升企業獲取國際高端要素資源便利度。
作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連續4年獲評全國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深圳2024年新增登記經營主體56.2萬戶,累計存續總量440.4萬戶,居全國城市首位。
爲更好地服務企業,升級後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將推出一站式的綜合服務平臺。該平臺集成政策彙集、訴求反饋、項目推介、企業宣傳等功能。企業可以第一時間精準掌握政策,高效反饋問題並第一時間得到解決。
深圳高度重視解決企業融資需求,2024年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1.9萬億元,科技貸款餘額達9873億元。接下來,深圳將在全市園區推行“園區貸”,並將持續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促進初創企業融資需求精準對接,推動“推薦清單”內初創企業應貸盡貸、能貸快貸。利用好孵化器、加速器、衆創空間等各類創新創業載體熟悉入駐企業的優勢,開展融資“申報清單”編制工作,提升初創企業融資效率。
2024年,深圳各區及相關部門舉辦近200場助力民營企業出海供需對接活動,促成民營企業與專業機構建立聯繫近1000家次,達成合作意向超200家次。今年,深圳將進一步加大力度,精心打造線上線下聯動的企業海外綜合服務平臺,計劃舉辦助力民營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系列對接活動,爲更多民營企業搭建與國際市場對接橋樑。支持企業國際化佈局的同時,深圳還將以更高水平的制度型開放、更精準的政策創新、更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打造外資、金融資本、科技創新和國際人才等全球高端要素資源的“引力場”。
深圳積極發展科技金融,成立千億級產業引導基金、百億級天使母基金和20億元的科技創新種子基金。接下來,深圳將對政府投資基金和國資創投機構的考覈機制進行優化,探索建立盡職免責相關制度,不以單一項目的虧損或未達考覈標準對投資行爲全盤否定,助力投資機構更有底氣、更加大膽地進行長期投資,便於企業在攻克關鍵技術、拓展市場的關鍵時期,能夠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
在新興行業領域,深圳將面向更多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主體制定“沙盒監管”規則,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對入盒企業採取柔性監管措施,讓入盒企業毫無保留地全力測試創新產品、服務與商業模式,心無旁騖地投身創新事業,盡情釋放創新潛能。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深圳將進一步聚焦當前企業關切的商業秘密保護,出臺重點產業領域商業秘密保護標準指引,爲企業提供清晰、明確且具有實操性的指導,助力企業精準識別自身商業秘密範圍,構建完善的保護機制,更好守護企業自身商業秘密,讓企業在日常經營中對商業秘密保護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在服務企業、便利企業出口服務方面,深圳將進一步深化深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智能化變革,推進海關商品編碼智能轉換、分類及貿易合規等功能迭代升級,同時在通關政策解讀、稅費計算輔助、國際經貿規則等領域推出一系列智能化諮詢服務,提升企業跨境貿易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