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模式創新提效 本土化助力民航業發展
人民網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焦磊)在上海浦東臨港的GE航空航天發動機快修廠,發動機正沿着全新“流水線”有序流轉。從拆解到裝配,每一個環節銜接緊密,維修效率顯著提升。
這家2023年投產的GE航空航天發動機快修廠,爲中國及亞洲地區客戶提供LEAP、CFM56等型號的發動機快修服務。
過去,發動機維修多采用固定工位模式,一旦關鍵零部件需送往海外返修,等待週期被無限拉長,不僅拖慢維修進度,還佔用大量工位和人力。
據介紹,上海快修廠對此進行革新,引入“流水線思維”,發動機在各工位間流動作業,避免了因等待零件而造成的全面停滯。同時,廠裡增設10臺本土自主研發的存儲工裝,形成“蓄水池”機制,使發動機可先行拆解存放,零部件到位後再集中裝配。這些本土團隊設計製造的工裝交付週期較進口產品縮短75%,成本節省近67%,既提高效率,又降低成本。這一系列改革迅速顯效,快修廠相關負責人表示,維修週期縮短近40%,交付效率躍升的同時,也增強了客戶體驗。
不僅如此,人員分工也隨之優化。工程師從“全才”轉向“專才”,技能更精湛,效率更高;部分力量被釋放到客戶現場,提供更加靈活的技術服務。如今,快修廠正計劃在2026年進一步優化維修週期,推動效率再上臺階。
一個快修廠的改造,折射出中國民航產業鏈的不斷升級。據悉,GE航空航天在華已45年,除上述快修廠外,當前在大中華區還擁有8家合作/授權發動機大修廠、2個零部件週轉庫,覆蓋所有在中國使用的GE/CFM發動機型號。持續的本土化投資,不僅構建了完善的服務網絡,也爲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45年風雨同舟,GE航空航天持續佈局和投資本土,以卓越可靠的產品與服務、持續不懈的本土人才培養,爲中國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爲行業安全保駕護航。未來,我們將繼續以創新爲基石,攜手合作夥伴,支持中國航空業高質量、數智化和可持續發展。”GE航空航天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向偉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