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川普「補助換股權」劍指臺積電背後意圖曝光
記者劉邠如/綜合報導
美國川普政府近期傳出規劃,將晶片法案(CHIPS Act)的補助款,以「股權交換」的方式介入企業經營,對象包含已經領取過補助的英特爾、三星與臺積電。對此,臺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受訪時直言,這樣的做法對於英特爾當然是一個有利的一個態勢;但反之對臺積電來說,卻是「極爲不公平」,甚至可能對企業自主性造成長遠負面影響。
劉佩真指出,川普政府打算以晶片法案補助的款項,來換取對於相關公司的股權。她分析,對英特爾來說,美方急欲扶植自家半導體制造公司,甚至可能透過與軟銀等業者合作,幫助英特爾解決當前的難關,因此「其實是比較有利的一個態勢」。但她話鋒一轉強調,若同樣的方式,美方也想入股臺積電,背後「劍指臺積電的意涵濃厚」。
她說,臺積電目前在先進製程上的高度競爭力,仍是美方相當覬覦的核心,因此一旦以補助換股權,「當然對於臺積電是處於較爲不利的一個局面」。劉佩真提醒,在拜登任內,臺積電對美國投資總金額高達650億美元,原先承諾可獲得66億美元補助,但後續並沒有完全到位,甚至實際到手的比例,還不到拜登承諾的十分之一,如今金額更縮水。她直言,這代表美方若以「少部分的一個股權來介入臺積電」,未來將帶來更大的地緣政治壓力,進而衝擊臺積電的技術主導權與企業自主性。
劉佩真進一步指出,這樣的安排並不是一個正常的商業模式,而是川普政府希望透過個人風格,甚至以國家安全角度介入企業經營。她認爲,這不僅對臺積電產生負面效益,對整體半導體業的營運模式也會造成明顯破壞,也對臺積電極爲不公平。
她強調,補助應該是鼓勵投資與技術研發,但若轉爲股權介入,實質上會削弱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自主決策能力。她擔憂,這將讓臺積電陷入美國更多地緣政治的牽制,「未來會牽扯到更多來自於美方的壓力」,不利於臺積電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