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電商越發達,經濟就越落後?

爲什麼電商越發達,經濟就越落後?

爲什麼很多人都呼籲取消電商,認爲電商破壞了社會的經濟,造成很多人失業和貪窮!

按理來說,無論是實體店還是電商,都是賣商品,而且電商銷售的商品數量多,商品銷量多說明工廠產量大,應該是電商促進了工廠的製造業纔對,爲什麼說電商破壞了製造業和社會經濟!

事實上,電商的經濟邏輯跟實體經濟是不一樣的,甚至是完全兩碼事,實體經濟的財富流動是小範圍的流動,一個鎮上的農民賣了蔬菜,再去鎮上的小地難買點日用品,賣日用品的老闆收了錢,再去農民那買蔬菜,這樣,小鎮上的人手上都有錢相互流動,老百姓都有貨幣流動的流水,所以大家都不缺錢花,不會越得很貧窮!

可電商的邏輯不是這樣,小鎮上的老百姓花錢網上買東西,而他們花出去的錢就再也回不到小鎮上,而是直接被電商平臺吸收了,長期以往,小鎮上老百姓在電商上花錢越多,小鎮上老百姓手裡的錢就一天天變少,直到小鎮老百姓手裡貨幣的流水被電商吸乾,大家手裡既沒現金又沒了流水,就全部變成了窮人!

另一點電商的盈利模式也是變態的,事實上電商平臺從沒有在商品銷量上盈過利,無論是美團,淘寶,京東還是拼多多,這些電商平臺動則虧損幾百甚至上千億,然而他們的老闆們個個都是身價幾百上千億,錢從哪裡來?

電商平臺的錢從不來自於普通老百姓購買商品產生的利潤,要知道很多電商的商品價格連成本都不到,賣一件虧一件,虧得褲子都沒有了,然而電商平臺他們有資本的扶植,統統打包上市,從股市中他們套來大量的資本,而這些資本,就由無數中小股民的錢變成了電商大佬們的千億身價,至於商品價格攪亂了市場,毀掉了實體企業,那已經不是大佬們所考慮的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