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採集血液樣本有時候在手臂,有時候在耳垂或手指?
抽血檢查,在醫院診斷疾病或做健康體檢時經常碰到的。而採血的部位有多種。如:手指尖、手肘、腳後跟等…有人不禁就納悶了,抽個血而已,怎麼有這麼多部位抽血呢?這有什麼講究呢?
肘窩:最常見的採血部位
位於肘窩的肘正中靜脈是醫院最常見的採血部位,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1、大部分人肘正中靜脈較粗且較爲表淺,容易尋找和穿刺;
2、肘窩處皮膚敏感性相對手臂其他部位低,從此處抽血疼痛感也相對較弱;
3、肘正中靜脈處手臂內側,相對較爲隱蔽不易接觸到外物,可避免穿刺抽血後傷口被污染。
由此可見,肘正中靜脈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成了我們手臂抽靜脈血部位的不二之選,然而,它也並非十全十美。由於存在個體差異,有個別人的肘正中靜脈也會比較細,並且位置較特殊或者較深,所以仍然會有穿刺抽血失敗的可能。
在醫院,從肘正中靜脈採集的靜脈血可以用於最基礎的血常規檢查、血型鑑定等,也可用於肝腎功能、心肌酶譜、電解質的檢驗,以及腫瘤指標、各類激素水平、病毒抗原抗體等等衆多特殊項目的檢查。此外,肘正中靜脈與深部靜脈之間有恆定的交通支相連,因此這裡可以一次採集較多的血液而不會對肢體有較大影響,因此也是獻血時的穿刺部位。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正因爲肘正中靜脈比較粗,當我們抽完血後,一定要做好壓迫止血,用棉球按壓抽血點數分鐘後方可放開。
手指、耳垂:採集末梢血時最常用
所謂末梢血,就是刺破肢體末梢循環的毛細血管後所採集的血液。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對於耳垂,手指末梢毛細血管更爲豐富,並且操作也更爲方便,所以現在醫院裡基本很少從耳垂採集末梢血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新生兒因爲耳垂、手指都過於纖嫩,所以會選擇從足跟採集末梢血。
(圖片來源於網絡)
爲什麼左手無名指常“遭殃”
採過手指血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一般扎手指都是在左手無名指指尖的內側面。爲什麼左手無名指那塊兒成了最常“遭殃”的部位?
其實它也是經過千挑萬選的。
從預防穿刺部位感染的角度來講,一般人左手使用少於右手,所以左手入選;而手指頭側面接觸物體的機會也遠遠少於手指頭正面,所以扎針部位就選擇在了指尖的側面。
從解剖學的角度來說,手指的毛細血管都是沿着手指的兩側分佈的,因此扎手指頭側面比正面指腹處更容易使出血順暢。而無名指是手指中最“木訥”的,扎無名指的話疼痛感最低。
如此一來,哪個部位纔是“最佳人選”就一目瞭然了。
然而,末梢血採集費時、受外界影響較大。末梢血雖然也可用作觀察血液固有成分,進行血常規等檢查,但因爲末梢血採集費時,血量有限,且採集時需輔以擠壓,若操作不慎易混入一定組織液而稀釋血液成分,使得檢測結果不準確。
此外,末梢血採集情況比較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如氣溫低時,身體因爲減少熱量散發而會使身體末梢毛細血管收縮,末梢循環變差可導致出血不暢。
同時由於日常工作常易用到手指,相對肘窩處接觸污物的機率高。所以除了個別項目如快速血糖測定及兒童專科醫院外,一般醫院採血都選擇從手肘抽血。
歡迎在文章右下角評論或留言!
爲什麼採集血液樣本有時候在手臂,有時候在耳垂或手指?-----蘭世亭醫學健康科普第3567帖
馬醫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