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會逆轉,形成恰當有效的機制性保障十分重要。當前全球經貿秩序是多邊、區域和雙邊共同約束的結果,所有經濟體都是參與者。歷史和現實表明,以規則爲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符合各國共同利益,各方應積極行動,在努力保持穩定發展的同時,推動全球經貿秩序和經貿關係持續優化。
堅持在多邊框架下解決經貿問題,尊重各方的平等權利。最惠國待遇原則是降低國際貿易複雜性的重要保障,是公平、公正的國際經貿關係的重要體現。最惠國待遇的實施,不僅使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開展國際貿易時無需陷於千差萬別的海關規則與關稅泥淖,也促使各方將更多精力放在開放而非保護措施上。各方應繼續堅持這一原則,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關稅承諾。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無論大小強弱,其基本的權利都應得到尊重,其發展的需求都應予以保護。應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關注和支持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國等的發展需求。美國加徵關稅將對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前景造成巨大影響,既需要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約束下按照規定程序處理,又應在發起相關訴訟時保持慎重。
加快推動貿易便利化,降低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成本。貿易便利化涉及優化海關程序、加強數據信息交換、強化物流基礎設施等諸多方面。伴隨全球經濟體量不斷增加,國際貿易仍有較大增長空間,需加快推進貿易便利化軟硬件建設、提升各方參與國際貿易的能力和降低所需成本。《貿易便利化協定》(TFA)作爲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達成的唯一一項多邊協定,符合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共同利益。對於已批准該協定的成員,應加快相關承諾落地實施,爲推動全球貿易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美國試圖以單邊主義措施建立以其利益爲導向的國際經貿體系,其他經濟體可通過貿易便利化合作減少受到的約束和制約,增強國際貿易的韌性。注重TFA的實施,通過有效的國際交流和能力建設,深化各方貿易管理機構、企業和社會機構對協定的認識,加快各國法律法規的適應性調整,支持世界貿易組織更多成員加入,實現更大範圍供需對接,創造更多貿易機會。
創造跨國產業鏈協同的良好環境,加速跨國供應鏈優化升級。產業國際轉移符合經濟基本規律,無論轉出方還是轉入方都會從中獲益。美國加徵關稅勢必對跨國產業鏈造成強烈干擾,跨國公司不得不重新調整全球產業佈局。應該看到,全球市場空間巨大,擁有大量人口的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在需求端逐漸成爲全球的重要力量,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跨國公司已加大在這一區域的佈局。爲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各方應積極爲產業鏈跨國發展和協同創造更爲有利的發展條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減少人員流動簽證限制,加強企業知識產權保護。
鼓勵跨國創新合作,釋放綠色經濟、數字經濟新活力。互利合作有利於提高投入產出比,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投入,將有限的資源用於更需要的領域,實現發展效能提升。互利合作還有利於解決國際貿易的不平衡問題,通過有效的市場競爭爲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產品和服務選擇。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潮流下,各方應加快信息技術產品降稅進程,爲消費者、企業分享技術紅利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鼓勵可再生能源全生命週期跨國協作,增強發電能力,減少石油進口國受油氣等大宗商品國際市場波動的衝擊,形成更爲平等的經貿發展基礎。持續優化可再生能源相關產品的跨國市場應用環境,降低全社會能源的轉換成本和可再生能源產品的使用成本。注重可再生能源領域資源回收再利用,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國際協同機制,在規模經濟基礎上推動企業持續創新投入。在數字經濟領域,各方應探索建立更爲有效的協定保障,促進跨境數據高效流動。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保護主義沒有出路,開放合作纔是人間正道。大多數國家是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倡導者、世界貿易組織的堅定維護者和支持者,應加強溝通協調,擴大相互開放,共同維護自由開放的貿易投資,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爲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作者周 密 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