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Meta 砸錢蓋基建 催出龐大需求

微軟、Meta爲在AI市場搶佔領先地位,不惜砸下巨資投入AI基礎建設,各地大型AI資料中心正如火如荼興建中。微軟掌握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優勢,過去12個月已新增超過2GW(10億瓦)規模的資料中心容量,Meta首座GW規模的資料中心,也將於明年上線。

業界分析,微軟與Meta均以數百億、甚至數千億美元的大手筆投資,擴張全球算力版圖,從美國本土一路延伸至歐洲、亞洲,打造如同AI時代「發電廠」的超級資料中心,以因應AI模型訓練與推論所需的龐大運算資源,將催出更多AI伺服器需求,爲臺積電(2330)、鴻海、廣達、雙鴻、奇𬭎等臺灣AI供應鏈後市吞定心丸。

Meta正投入數千億美元,建造多座大型資料中心,容量達到1GW規模,首座代碼「Prometheus」(普羅米修斯)的資料中心預定2026年上線,以驅動他的「超級智慧」雄心。

Meta執行長祖克柏先前表示,除了Prometheus外,「正在打造好幾座巨大叢集」,意即還有其他資料中心園區,第二座資料中心代號爲Hyperion,爲希臘神話中的光明之神,預計於幾年內將容量擴充至5GW。他指出,Hyperion面積將大到足以容納大部份的曼哈頓地區。據Meta規畫,Hyperion 2030年將供應2GW算力,最後擴大到5GW。

微軟執行長納德拉表示,微軟在AI基礎設施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過去12個月已新增超過2GW的資料中心容量,目前在六大洲70個區域營運400多個資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