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三個集中」 陸國資委明確改革方向 培育新質生產力
陸國資委明確改革方向培育新質生產力沃土。圖爲大陸地方國資委負責人研討班在北京舉行。(大陸國務院國資委)
新華社報導,培育新質生產力,是大陸當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的一道「必答題」。聚焦營造有利於新質生產力發展良好環境,未來國資國企改革將上演哪些重頭戲?23、24日舉行的地方國資委負責人研討班,釋出新訊息。
要高起點謀畫下一步改革舉措:
今年是大陸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收官之年。截至6月底,地方重點任務平均完成率超過90%。
「各地國資委要抓緊年底前這不到半年的時間,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既抓進度、更重品質,既抓總體、也重視個體,確保改革任務高品質完成。」大陸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說。
他表示,各地國資委和國企要緊緊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高起點謀畫下一步改革舉措,着力打造創新領先、功能凸出、治理高效、充滿活力的現代新國企。
形成新的國有資本佈局結構:
大陸國資委提出,下一步國資國企要緊緊圍繞「三個集中」,既要優化國有資產增量投向、又要注重調整存量結構,帶頭抵制「內卷式」競爭。
戰略性重組整合是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打破企業邊界、產業邊界,從更高維度謀畫和推進戰略性、專業化整合。」張玉卓強調,要特別重視整合後融合工作,真正形成協同效應和規模優勢。
形成新的國企治理和經營機制:
打造一批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新國企,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目標。
張玉卓表示,下一步,要推動公司治理更加科學規範、市場化經營機制更加靈活高效、企業管理更加與時俱進,不斷激發企業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的活力動力。
此次研討班,一系列具體改革舉措被圈定。例如,要加快推進科學、理性、高效的董事會建設;推動企業儘可能縮短決策鏈條,大力壓減法人戶數和管理層級;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完善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又體現國企特點的薪酬管理體系。
形成新的國資監管手段和方式:
監管的目的是促進發展。「國資監管要適應新的形勢任務,堅持『放得活』與『管得住』相統一。」張玉卓表示,下一步,要通過深化改革,形成新的國資監管手段和方式,不斷提升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高效化監管水準。
在分類監管方面,大陸國資委提出,各地國資委要根據企業所處行業、發展階段等不同,制定針對性更強、包容度更足、靈活性更大的監管政策,探索對科技型企業實施差異化監管,加快推進「一企一策」考覈。
如何推動國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雙向奔赴」?
「要立足出資人職責,把精力更多聚焦到加強政策引導、完善體制機制、優化資源配置上來,健全有利於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的考覈評價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促進人才、技術、數據等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集聚。」張玉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