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邢自強: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已有三個明確的脈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坪 深圳報道
“從2018年第一次貿易摩擦以來,中國從政策面到企業自身練內功,呈現了鳳凰涅槃的局面。”5月1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辦的2025全球投資者大會上,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說道。
邢自強指出,當前,中國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已經有了三個非常明確的脈絡,首先是各種前沿產業積攢了很多先發優勢,尤其是高端製造業、智能駕駛、新能源轉型等。
其次,在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產業,中國可能是全球除了美國以外,唯一能夠做到全產業鏈、全生態系統循環的國家,產業從軟件到硬件以及最後的落地應用,爲提升生產力帶來了巨大的契機。
第三,即便是在傳統行業的改造上,也能明顯感受到中國製造業產業升級,與2018年比起來,當前的傳統產業技術含量、附加值不一樣了。
邢自強認爲:“所謂的貿易摩擦導致全球貿易鏈的轉移,我想它是轉不動,轉不走的,這是中國的產業革命鳳凰涅槃。”
當前,中國從“1到100”的科技革命迅速走進尋常百姓家,造福了衆多的中小企業,推動勞動生產力的提升。
在AI革命開啓之初,部分市場人士擔心中國慢了一個身位,因爲Open AI初始階段誕生於美國。但是邢自強團隊分析歷次科技革命發現,哪怕有些技術從0到1的發展源於海外,但是在該技術從1到100的發展階段中,中國更擅長讓其規模化、可負擔,“不管是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的移動互聯網階段,再到現在的AI人工智能革命,無一例外。所以,去年下半年涌現出了中國在人工智能革命方面的彎道超車。”
2024年9月26日,一攬子增量政策,穩定並激活了金融市場。邢自強認爲,當前,國際戰略格局的變化和中國產業的發展現狀,爲做大、做強中國金融市場提供了很好的機遇。
“在貿易結算上,我們的貿易伙伴越來越多地和中國做生意,他們在獲得人民幣後,也會投資於中國比較優質的金融資產債券,尤其是股票。今天深交所舉辦2025全球投資者大會,我覺得是正當時,因爲它抓住了當前出現的全球戰略格局變化以及中國產業革命鳳凰涅槃的時機,中國將向全球供給優質資產,爲中國的金融市場提供新質生產力支持,給老百姓以紅利回報。”邢自強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