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大罷免大失敗?媒體人揭關鍵數字:打一個很錯誤戰術
民進黨726大罷免首波投票以完全失敗告終。(示意圖/中時資料照/趙雙傑攝)
首波立委大罷免案以24比0落幕,所有罷免藍委案皆未成立,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宣佈繼續推823大罷免,也就是接續的第二波7席藍委罷免案投票及核三重啓公投即將登場。資深媒體人樊啓明昨(7日)針對首波罷免案進行分析,他指出,民進黨爲何失敗,有一重要關鍵是「打一個很錯誤戰術」,也就是打了所謂「31:0」。
樊啓明7日接受電視臺Podcast節目《新聞幕後》專訪時分析,在整個罷免期間,國民黨的組織完全是「一鍋端」,就技術操作面來說,多個縣市黨部因爲死亡連署案被調查,組織盤完全沒有辦法運作,對國民黨來說,他們是第一次打了沒有組織戰的選戰,他們覺得就是一個民氣、民心,對於這次罷免案的不認同,加上社會氛圍對立太嚴重,所謂沉默的力量就出來。
談到這次罷免爲什麼國民黨會成功,或是說民進黨爲何失敗?樊啓明認爲,有一重要關鍵是「民進黨打一個很錯誤戰術」,也就是打了所謂「31:0」,只要是打出大罷免這三個字,對民進黨來說就是失敗最主要原因,因爲不可能一個個去挑藍委的毛病,或是藍委也可能沒有這些毛病、錯誤、弊病、值得拉下臺的原因,那要打大罷免扣帽子的方式還是一樣用抗中保臺派,這個民進黨其實有策略性,但當爲了要有一個論述說藍委配合中共、有一些傷害臺灣等政策,可是論述是很薄弱的,就會造成到後來變成「只要扣帽子」而已。
因此,樊啓明直言,這件事情反映在社會面來說,就會開始擴大成支持藍營、反罷免的人都是中共同路人,獵巫情況變成一發不可收拾;他並推測,其實很多人去投下反罷免票,其實不是支持國民黨,很可能是害怕這些罷團、害怕民進黨執政一黨獨大後,臺灣會變成一個獵巫的大社會。
樊啓明續指,關鍵就是民進黨要大罷免,可是用了一個到稻草人就是中共,可是論述又不是非常完整、明確,然後就開始獵巫,整個社會變成對立、廝殺,恐懼感就會產生,就還是回到沉默螺旋理論,就造成最後的結果。
跑過多次選戰的樊啓明也說,這一次真的是最嚴重的,就是很多人不敢表態,對立當然很嚴重,還有很多人不敢把自己真實意見表達出來。他舉例,自己認識一些年輕朋友製作迷因梗、經典迷因名句,剪成短影音想散發出去,但對方卻表示不能公佈名字,「以前從來沒有遇過對政治表態這麼緊張的狀況,尤其反對罷免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