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爲何大失敗?民進黨內人士點出「3大失誤」綠媒全說了

圖爲反共護臺志工聯盟25日舉辦「爲民主守夜 公民集氣晚會」,民衆冒雨前來參與,晚會在暴雨與「大罷免!大成功!」聲中結束。(資料照/郭吉銓攝)

首波大罷免26日結果出爐,24席國民黨立委罷免投票加上新竹市長罷免案皆以失敗收場。民進黨內有派系人士認爲,在政策溝通、選戰策略以及兩岸論述上,皆都未能掌握社會氛圍的變化,不僅將中間選民推向對立面,甚至因標籤化疏離,不利凝聚社會支持。

面對大罷免大失敗,據《自由時報》今(28)日報導,民進黨有派系人士點出政策、戰術、路線的3大失誤。首先,該名派系人士坦言普發現金政策對於社會氛圍有全面性影響,雖然有很多民衆支持罷免,但若被問及是否想拿普發現金時,還是會回「要」;因此,該名派系人士認爲執政團隊應該要主動說明政策選擇的排序與考量,而非以「違憲」爲由回絕,導致溝通空間限縮了。

另外,該派系人士認爲,這場大罷免究竟要精準罷免還是全面罷免,戰術的選擇也爲罷免結果帶來影響,因24個選區是藍營優勢選區,要罷免已經不輕鬆,但沒有集中資源,該如何打贏呢?另外,決策者定調這是「公民運動」,但民團的量能與經驗夠不夠、民進黨適不適合當側翼等問題,民進黨都應該反思。

最後,該派系人士提及,過去蔡英文政府對兩岸關係的處理極爲細緻,避免一概而論,反觀如今已相對簡化爲藍綠對抗,將本來對中國有認知層次的民衆推到對立面,甚至因此被標籤化而疏離,這樣的情形並不利凝聚廣泛的社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