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醫療區域重劃!新增淡海、平德區 草屯「被消失」
衛福部昨日(6)公告修正「醫院設立或擴充許可辦法」,新增臺北「淡海」、桃園「平德」,刪除南投「草屯」次級醫療區域。(李念庭攝)
衛福部昨日(6)公告修正「醫院設立或擴充許可辦法」,調整醫療區域劃分,新增臺北「淡海」、桃園「平德」次醫療區域,並刪除南投「草屯」次醫療區域。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新的區域劃分,讓當地增加病牀設立空間,2月4日起生效,但目前尚未有醫院申請擴充病房。
醫療區域劃分涉及資源分配,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及城鄉差距,調整區域劃分將影響病牀數量及醫院數量,以符合民衆就醫需求。目前全臺共6個一級醫療區域、17個二級醫療區域、次醫療區域51個。
據規定,次醫療區域中,每1萬人口不得超過50牀急性病牀。新版本中,新增「淡海」、「平德」2個次醫療區域,並刪除南投「草屯」次醫療區域。
劉玉菁說明,淡水區原本歸屬在「北區」次醫療區域,但考量人口已超過20萬人,以及連接淡水、八里的淡海大橋即將通車,將改變民衆生活圈及就醫流向,決定新成立「淡海」次醫療區域,將原屬北區的「石門、三芝、淡水」及原屬西北區的「八里」納入。
而桃園的八德區,人口同樣達20萬,評估若當地新設醫院,有助提升民衆就醫可近性,因此將北區的「桃園」二級醫療區,重新調整爲桃園、中壢、平德3個次醫療區域,平德區包括八德、平鎮、大溪、龍潭、復興。
另外,考量嘉義、太保二級醫療區的醫療資源,集中嘉義市及朴子市,且所屬的次醫療區域病牀數已達50牀上限,導致其他鄉鎮無法新建醫院,因此將水上鄉從「嘉義」次醫療區改到「太保」次醫療區,讓嘉義沿海設立醫院更彈性。
不過,劉玉菁表示,醫療區域新版本2月4日生效至今,衛福部並沒有收到醫院擴增病牀的申請。但醫院申請設立病牀,100牀以上纔會經由中央衛福部,99牀以下的病牀設立需求,會向地方政府提出。
南投二級醫療區域中,考量都市計劃規劃、資源整合需求,及民衆就醫流向,刪除「草屯」次醫療區域,將國姓鄉、草屯鎮分別移至埔里、南投次醫療區域。高雄部分,考量岡山次醫療區域人口攀升、高雄產業發展逐漸北移,將鼓山區從原本的高雄次醫療區移到岡山。
花東部分,臺東醫療資源集中臺東市,但病牀已達上限、醫院沒有新建空間,因此將面積廣闊、人口次多的卑南鄉,從臺東移到關山次醫療區域;花蓮次醫療區,同樣因病牀超過上限,將較接近都會區的壽豐鄉,劃入鳳林次醫療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