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十年統計 老人科興起 婦兒科負成長

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福部統計,國內十年來骨科、復健科等「老人科」興起,全國僅兒科和婦產科設置家數負成長。(本報資料照片)

各診療科別設置情形

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牽動醫療端變化。衛福部統計,國內十年來骨科、復健科等「老人科」興起,「兒童科」則岌岌可危,全國僅兒科和婦產科設置家數負成長。醫界觀察,今年連臺大兒科也擋不住,資深醫師首度「撩下去」值班,顯示國家對下一代婦幼照顧的醫療資源不斷縮減,面對國安問題力道不足。

根據衛福部醫事機構服務量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臺醫院共476家,相較十年前減少3.8%,診所共2萬3420家、增加10.4%。進一步分析,增加家數最多的是中醫科,其次是牙科、精神科、復健科。令人憂心的是,當所有科別都在增加,僅兒科和婦產科呈現負成長,十年來兒科減少151家、婦產科減少88家,兩者降幅都落在8%左右。

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全臺65歲以上長者佔總人口數將達20%,每5名就有1名是長者,高齡化帶動醫療需求,充分反映在骨科、復健科診所設置,也就是「老人科」興起。

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歐良修認爲,骨科、復健科增加和國人平均餘命增加有關,但也憂心排擠兒童醫療,「健保總額被老人科吃掉,兒科勢必會持續萎縮」。

歐良修直言,因兒科住院醫師缺乏,高雄長庚、馬偕、成大、林口長庚等醫院早就要求資深兒科醫師值班,臺大醫院今年也撐不住了,首度出現超過60歲主治醫師值班。婦產科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近年婦產科住院醫師也常未招滿,雖婦科情況好轉,但產科比率若持續下降,未來婦女生產將無人照顧。

據瞭解,林口長庚醫院今年關閉了一間婦產科病房,過去新冠疫情期間,兒科也關閉了一間病房,至今未重開。洪子仁指出,小兒科和婦產科的護理人員幾乎每個月都發生跨科支援情況,顯示國家對於下一代醫療的保護力道遠遠不足。

臺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指出,兒科給付論件計酬,但一個哭鬧的兒童比成人要多花2到3倍時間,醫院成本效益考量下,儘可能不開兒科門診,呼籲健保保障兒科總額。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健保近來有保障總額的討論,盼穩定基層關鍵科別,絕不會讓兒科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