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長石崇良三方向修正藥事法 本土藥廠迎百億元商機

美國總統川普政策影響全球藥品市場,衛福部長石崇良12日表示,將透過修法強化臺灣藥品韌性,已擬定並送出《藥事法》修正草案。圖爲藥品。圖/AI生成

美國總統川普政策影響全球藥品市場,衛福部長石崇良昨(12)日表示,將透過修法強化臺灣藥品韌性,已擬定並送出《藥事法》修正草案,包括提前通報、統一控貨、彈性藥價等三大重點,積極防堵藥品缺口。

據衛福部盤點,受川普關稅影響,將陸續有47項國際藥品退出臺灣市場。在積極作爲上,衛福部昨日表示,將授權食藥署透過「統一控貨」來避免缺藥。在政府強化在地供應鏈前提下,本土藥廠可望迎填補外商藥品退出臺灣後的百億元商機。

石崇良昨日出席2025世界中風日園遊會活動,他在受訪時表示,包括藥品的量會減少或不再供應臺灣的47項藥品中,其中約十項原廠藥。另,這47款藥品都是老藥,不是新藥,更有46項可望由國內學名藥廠供應,只有一項器官移植後的抗免疫排斥藥品在明年底之後,將透過專案進口方式防止停藥。

因應川普藥品關稅,石崇良表示,面對短期藥價調漲,目前已於韌性特別條例編列200億元用於藥價調整,但就長期藥品韌性,仍須增加民衆對學名藥信心,並透過國產或區域性合作增加學名藥供應。

修法方面,石崇良指出,包含三大重點。第一、非必要藥品若要減產、停止供應臺灣,強制藥廠必須通報,讓國內藥品生產有時間調整因應,因此將修法讓非必要藥品比照必要藥品提早於六個月前通報。

第二、避免藥品傳出缺藥或停止供應消息後,造成市場搶貨、囤貨;期許在修法後,依法授權食藥署在缺藥期間可以「統一控貨」,避免出現搶藥潮、囤貨潮,以防藥物供給失衡。

第三、爲確保藥品韌性,針對短缺或停止供應藥品,均會詢問藥廠是否要調整藥價,讓藥物市場更合理,避免缺藥問題持續發生。

對此,中華民國學名藥協會理事長陳誼芬表示,針對國內缺藥品問題愈來愈嚴重,學名藥協會也向衛福部提出建議,針對不再進口來臺的學名藥,期待衛福部對本土藥廠提供「綠色通道」。二是普查目前專利已過期的原廠藥物,儘速協助本土藥廠能儘可能掌握生產能力。另外,呼籲衛福部應提供更多政策支持,鼓勵醫院多多采購本土學名藥。

延伸閱讀

全球藥品市場洗牌 臺廠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