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奎文:生態研學之旅探索自然與文化的奇妙碰撞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日訊 當自然和文化在研學中相遇時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位於濰坊市奎文區北苑街道的芝爾莊社區深耕自然生態與本土文化資源,串聯動植物科普、生態觀察、歷史溯源等特色場景,爲青少年打造沉浸式研學課堂,讓孩子們在與自然對話、與歷史相遇中拓寬認知邊界,厚植家國情懷。
自然研學:在與生靈對話中涵養愛心與智慧
立足芝爾莊社區旁的君泰花卉市場中,花卉攤主化身研學講師,從一顆種子的選取到花卉的種植,講師帶領孩子們切身感受蝴蝶蘭的四季綻放、“熊童子”的絨毛質感、“生石花”的奇特形態,讀懂“一花一世界”的自然哲學。走進寵有家研學場館,毛茸茸的寵物與琳琅滿目的用品讓孩子們駐足。講解員細緻講解寵物種類劃分、日常護理與健康管理知識,從餵食頻率到毛髮護理,從疾病預防到情緒安撫,孩子們在互問互答中,學會了科學養寵技巧,體會到責任擔當。
生態研學:於細微觀察中領悟平衡之道
生態研學的課堂,藏在每一處“小而美”的場景裡。移步金海王水族店,五彩燈光下,鬥魚的絢爛、銀龍魚的靈動、小丑魚的活潑構成一幅生動的“水下畫卷”。生態缸裡,水草、石頭與清道夫形成的微縮生態系統,讓孩子們驚歎於自然平衡的精妙。講解員現場演示生態缸搭建,從水質調節到物種搭配,直觀展現“一物降一物”的生態智慧。社區工作人員介紹,生態研學不追求宏大敘事,而是從身邊的一草一木、一魚一蟲入手,引導孩子們發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密碼。
文化研學:從歷史脈絡中築牢精神根基
坐落於君泰花卉紅木城二層的芝爾莊村史館內,400餘平方米的空間鋪展着130年的時光畫卷,成爲孩子們的研學座標。“溯源”展區的老地圖標註着村莊最初的模樣,“民俗”展區的木犁、紡車等訴說着農耕時代的辛勞,“鑄魂”展區的英雄事蹟講述着先輩的擔當,“創業”展區的圖片記錄着集體經濟從弱到強的跨越……八大主題展區通過百件老物件、泛黃照片與數字投影,立體呈現芝爾莊從農耕村落向現代社區的蛻變。芝爾莊村史館講解員表示,這種沉浸式研學體驗,讓本土歷史不再是課本上的文字,而成爲可觸可感的“身邊故事”,悄然築牢孩子們的家鄉認同感與文化自信。
從自然生靈到生態平衡,從歷史記憶到文化傳承,奎文區的研學之旅以“小切口”展現“大教育”。通過鏈接生活場景與教育資源,讓青少年在實踐中收穫知識、涵養品格,爲全環境立德樹人注入鮮活力量。
閃電新聞記者 劉九省 濰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