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博士後:創新之花在齊魯大地綻放

在濰坊市這片充滿活力的熱土上,博士後人才正成爲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近年來,濰坊市聚焦產才融合,大力開展博士後人才集聚行動,不斷完善政策、搭建平臺、優化服務,成功吸引了大量高水平博士後人才。他們不僅提升了濰坊的科研實力,也爲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政策支撐,厚植博士後發展土壤

政策是人才發展的基石,濰坊市深諳此道。爲了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博士後人才,濰坊市出臺多項“硬核”舉措,不斷推動博士後人才政策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這些措施不僅涵蓋了對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支持,還包括對博士後人才的生活、科研、住房等各方面的保障。

在加大博士後平臺設立支持力度方面,濰坊拿出了真金白銀。對國家、省認定備案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由同級財政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用於科研項目啓動。這些資金如同一粒粒種子,在濰坊的產業沃土上生根發芽,結出創新碩果。

爲了激勵博士後人才安心立業發展,濰坊構建了全方位的補助體系。新進站博士後人才每月可獲5000元生活補助,期限最長2年;符合條件來工作的博士後人才,每人每月生活補助6000元,發放3年,全球TOP200和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博士研究生補助期限更是長達5年。同時,實施人才安居工程,給予符合條件的博士後人才30萬元一次性購房補貼。

小張是一位從“雙一流”高校畢業後來到濰坊工作的博士後,他坦言:“這些補助政策讓我沒有了後顧之憂,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剛到濰坊,我就申請了購房補貼,現在已經在這座城市安了家,感覺特別踏實。”

鼓勵博士後人才留濰創新創業,濰坊同樣不遺餘力。出站留濰或來濰在企業工作的博士後人才,給予20萬元科研經費資助;在濰自主科技創業的海內外博士,市財政給予最高100萬元的創業經費資助。

此外,濰坊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廣泛宣傳省級博士後相關政策,鼓勵支持轄區內博士後人才申報省博士後基金支持項目。“濰坊不僅自身政策優厚,還積極幫助我們爭取省級支持,讓我們感受到了滿滿的關懷和重視。”在這一過程中,許多博士後人才受益。據統計,濰坊已爲206人申領博士後生活補助1385萬元,獲評省博士後科研創新項目支持計劃39人,獲省級資金175萬元,入選“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2人,獲省級資金40萬元。

這些數字的背後,不僅是對濰坊博士後工作的肯定,也爲濰坊博士後人才的成長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在政策的引領下,濰坊市的博士後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目前,全市已擁有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3家,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28家,這些平臺覆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高端化工、現代農業等全市重點產業和重點企事業單位。這些平臺的建立,不僅爲博士後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也爲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平臺搭建,讓博士後人才大有可爲

平臺是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爲了給博士後人才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和平臺,濰坊市圍繞全市重點區域、重點產業發展佈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構築全覆蓋的博士後引育平臺。

每年,濰坊都會組織“十大產業”重點企業人才需求摸底,編制發佈博士後招聘計劃需求,並通過多種渠道廣泛發佈。這一舉措如同精準導航,讓博士後人才與企業需求實現了高效對接。2024年,濰坊徵集了與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等高校的“訂單式”培養博士後計劃86個,進一步推動了博士後平臺與高校的產學研深度融合。

濰坊博士後平臺協作聯盟的成立,更是爲不同轄區、不同行業博士後科研平臺的交流合作架起了橋樑。壽光蔬菜集團與濰坊潤豐化工在農藥殘留檢驗項目中實現跨地區跨行業合作,雙方優勢互補,爲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濰柴集團舉辦的“博士開放日”活動,吸引了清華大學、西安交大、同濟大學等院校的博士研究生前來交流。在活動中,博士研究生們與企業科研人員面對面探討科研項目,實地考察企業發展,提升博士後人才招引質效。近年來,濰柴集團通過這一活動,成功引進了多名博士後人才,爲企業的技術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舉辦的中國(濰坊)現代農業領峰者大會、前沿分子育種技術研討會、峽山科學會議等全國性會議120餘場,更是集聚了院士專家90餘位,與30餘名專家學者、20餘家企事業單位達成技術合作意向。這些會議不僅提升了濰坊在現代農業領域的影響力,也爲博士後人才提供了與頂尖專家交流學習的機會,拓寬了他們的科研視野。

“才聚鳶都 智匯濰坊”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是濰坊爲博士後人才打造的又一重要平臺。在這裡,43名博士後齊聚一堂,以賽競技,同臺交流。在大賽中,博士後們展示了各自的科研成果和創新理念,達成人才引進意向12個,項目合作意向11個,簽約金額達1250萬元。在全國、省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中,濰坊也屢獲佳績。在2023年中國·山東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中,濰坊獲得金獎、銀獎、銅獎、優勝獎各1項;在第二屆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中,濰坊獲得銀獎、銅獎各1項,優勝獎2項。濰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爲“2024年中國·山東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組織獎”獲獎單位被表彰。在2024年中國·山東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中,濰坊市共發動149個項目報名參加,其中,揭榜領題賽100個,創業賽49個,發動的參賽項目數爲歷年最多,最終取得2金、2銀、5銅、3優勝的優異成績,創歷史性突破。

這些成績不僅是對濰坊博士後人才創新創業能力的認可,也爲濰坊的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此外,濰坊持續打造“才聚濰坊”活動品牌,先後赴北京、上海、武漢、南京、西安等重點城市舉辦“才聚濰坊—直通名校”活動,舉辦“博士濰坊行”、“工信部直屬高校走進濰坊”、“山東大學濰坊日”、“濰坊籍博士青年人才家鄉行”等活動,成立濰坊博士生聯盟,集聚300餘名濰坊籍博士青年人才。同時,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武漢、深圳名校資源富集城市設立人才工作站6家,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20餘家重點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打造省外青年人才引進“橋頭堡”,進一步暢通博士後人才來濰就業綠色通道。

這些舉措的實施,不僅提高了博士後人才引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也促進了博士後人才與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的深度融合。衆多優秀博士後人才表示,濰坊的誠意和發展潛力讓他們心動,願意來這裡開啓自己的職業生涯新篇章。

優化服務,營造博士後人才發展的良好生態

博士後人才作爲培養領軍人才的後備中堅力量,提供頂格精準服務是留住博士後人才的關鍵所在。

爲此,濰坊市聚焦博士後人才需求,進一步整合優質服務資源,暢通服務機制,提升服務效能,全力爲博士後人才打造一個溫暖、舒適的發展家園。

“班子成員包靠博士後平臺”服務制度的建立,讓博士後工作有了貼心的“管家”。69名領導幹部與當地博士後平臺建立聯繫,他們按照“有事必到,無事不擾”的原則,及時瞭解博士後工作情況,積極協調解決問題。

創新的三級服務專員服務體系,爲博士後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精細化服務。市、縣、博士後平臺設立單位三級服務專員,在政策解讀、待遇落實、人文關懷等方面形成合力。83名服務專員已爲博士後人才提供精準服務500多人次,解決各類問題1000餘個。博士後小陳在申請生活補助時遇到了一些手續上的問題,服務專員得知後,主動幫助他梳理流程,準備材料,最終順利申請到了補助。小陳感激地說:“服務專員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時刻關心着我們,讓我們在濰坊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暢通博士後人才服務綠色通道,是濰坊優化服務的又一重要舉措。濰坊市成立高層次人才服務聯盟,匯聚政府部門和企業的服務資源,爲博士後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全鏈條、全週期的優質服務。推動博士後政策“政策找人”“免申即享”服務,已爲博士後人才發放生活補助1300餘萬元。將博士後人才納入“鳶都惠才卡”服務保障範圍,發放“鳶都惠才卡”1247張,爲博士後人才在子女入學、就醫、落戶等方面提供了更加精準、周到的服務。

這些全方位、精細化、個性化的服務,讓博士後人才在這裡找到了歸屬感和成就感。

在2023年中國·山東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中,山東新和成藥業有限公司的清華大學向煒博士獲得了金獎。在頒獎典禮上,他深情地表示:“是濰坊市這片沃土讓我得以成長和發展,我將繼續爲濰坊市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向煒博士的故事只是濰坊市博士後人才成長的一個縮影。在濰坊市,還有許多像向煒博士一樣的博士後人才,他們在這裡揮灑青春、追逐夢想、創造未來。

濰坊市在博士後工作方面的創新實踐,爲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下一步,濰坊將繼續聚焦博士後工作“質”“量”提升,不斷優化政策、完善機制、健全服務體系,吸引更多博士後人才匯聚濰坊,爲全省博士後工作創新發展貢獻更多濰坊智慧和力量,也讓濰坊在產才融合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穩。 (大衆新聞記者 張蓓 通訊員 馬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