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發揮成效 企業憂AI債務增

專案管理和協作軟體商Asana調查英美澳德日等逾9,000名知識工作者後,發表最新「職場AI狀態」報告指出,全球79%企業因未善用AI工具而招致AI債務增加。Asana工作創新實驗室專家霍夫曼(Mark Hoffman)解釋,AI債務是指企業未正確執行新興自動化系統所付出的代價。他解釋,這些代價可能是企業投入的金錢,也可能是不當使用所損失的工時,或因必須打掉重來所浪費的人力物力。當大家爲此疲於奔命,所有因不當使用AI而產生相關後果都是代價。

該報告強調企業界對於如何讓員工跟自主AI代理合作無間,除了未做好準備,也缺乏AI基建支援和洞察力。

AI代理跟生成式AI不同,前者可獨立作業、主動採取行動、和回想之前經手的工作。像OpenAI的Operator,和Anthropic的Claude等均屬於AI代理。

AI債務可能以安全風險、資料品質低劣、AI代理成效不彰而浪費人力資源和工時、與管理技能差距等形式反映出來。除此之外,AI產生大量無法正常使用的程式碼,或生成出無人能用的內容,也是AI債務之一。

研究機構BetterUp Labs和史丹佛大學社羣媒體實驗室(Social Media Lab)研究發現,美國4成白領曾收到AI生成的「工作垃圾」,即看似精彩但言之無物的內容。

白領爲處理這些內容,平均每人每月增加約2個小時的額外工作量,相當於增加186美元的無形支出,等於每年浪費約900萬美元的生產力。

霍夫曼強調,當業界在AI投入大量資金後,最終要檢討這些投資是否能得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