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川習會 川普喊卡對臺121億軍援

《華盛頓郵報》援引消息人士獨家揭露,美國總統川普爲了促成「川習會」,拒絕了一筆價值逾4億美元的對臺軍事援助。(路透)

美因川習會而暫停的臺美合作

《華盛頓郵報》援引消息人士獨家揭露,美國總統川普爲推動美中達成貿易協議和促成「川習會」,拒絕了一筆價值逾4億美元(新臺幣約121億元)的對臺軍事援助。此外,川普政府認爲經濟蓬勃發展的臺灣,應像歐洲國家一樣自行採購武器,但決策仍未拍板,還有翻盤機會。對此,總統府、國防部19日感謝美方長久以來支持臺灣強化國防能力,外交部強調與美國等友盟國家合作,確保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華郵》引述知情人士說,此一決定代表美國對臺政策的重大轉向。2位消息人士透露,這筆對臺軍援計劃涵蓋彈藥和無人機,原比過去幾輪「更具殺傷力」。

另有4人指出,美臺國防官員上個月在阿拉斯加會晤,雙方已同意一筆高達數十億美元的龐大軍售案,而臺灣計劃藉由立法院正審議的追加國防預算來支付。

據報,這筆軍售案几乎完全由「不對稱作戰」裝備組成,涵蓋像是無人機、飛彈和用於監測海岸線的感測器等。不過,這些次世代武器可能需要耗時數年才能交付。臺北目前還在等待已採購的數十億美元武器,包括F-16戰機和魚叉反艦飛彈。

值得注意的是,1名國會助理透露,川普政府本週非正式地向國會通報「可能向臺灣出售價值5億美元武器」的計劃。由於事涉敏感,該人員要求匿名,並拒絕說明具體資訊。

《華郵》指出,加強臺灣軍力的最快方法,是透過「總統撥款權」直接將美國武器運往臺灣。拜登政府已批准3項類似的對臺軍援,外加另一筆長期軍援,總額超過20億美元。

然而,川普不贊成無償提供武器,並體現在美國對烏克蘭政策上,如未繼續向基輔提供安全援助,而是主張由歐洲國家購買美國武器,再轉贈烏軍。

報導也提到,川普政府整體上緩和了與中國的競爭,以爭取與北京達成貿易協議,其中包括放寬對高端半導體的出口管制,並拒絕執行國會對TikTok的禁令。這些讓步讓川普首屆政府部分成員、共和黨議員感到擔心,他們同時也對臺灣國防資源緊繃,卻缺乏足夠支持表達憂慮。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臺灣有決心也有信心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臺美也將持續深化各領域夥伴關係,爲全球繁榮發展提供穩定力量。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包括在野黨,臺灣人民絕對支持購買必要的武器,但目前仍有多項重要軍購交貨延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