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檢查“追蹤”前列腺癌 多科精準施治成效顯著
“原本我們只是來切除結腸息肉,沒想到竟然查出前列腺癌,這裡的醫生水平真高!”張大爺(化姓)的女兒驚歎不已。近日,漣水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在爲患者張大爺行胃腸檢查時,意外發現其他病變,與泌尿外科共同診斷、治療一名前列腺癌晚期患者,目前其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出院時身體狀態良好,患者家屬含淚致謝。
腸鏡檢查 意外發現其他病變
半年前,75歲的張大爺在外院查腸鏡示結腸息肉,但並未切除息肉,採取保守治療。近期,因上腹部不適,聽熟人介紹漣水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爲省臨牀重點專科,慕名至該科就診。消化內科病區主任徐法貞接診後,詳細詢問病史,完善初步檢查後,將其收住入院。
入院當日,徐法貞爲其行胃腸鏡檢查及結腸息肉切除術。然而,在檢查過程中,意外發現患者胃體後壁存在一處外壓性病變。這一意外發現,讓原本常規的檢查陡然升級,徐法貞意識到張大爺可能存在更復雜的病情。將結腸息肉摘除後,他及時將病情告知張大爺家屬。
精準穿刺 初判“前列腺癌”
爲明確胃內這一外壓性病變的性質,在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並徵得患方同意後,消化內科周海浪博士爲該患者行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術(EUS-FNB)。該術式以精準取材、快速診斷等優勢,成爲消化科醫生的“透視眼”和患者的“定心丸”。周海浪通過超聲內鏡掃查,發現低迴聲佔位性病變,並在超聲內鏡的精準引導下,利用超聲內鏡專用的穿刺細針對該低迴聲團塊進行多次穿刺取樣。其後,對患者病情進行深入評估,查增強CT結果顯示:疑似前列腺惡性腫瘤,腹膜後、盆腔等多發淋巴結轉移可能。同時,病理科對穿刺組織樣本進行對應的免疫組化檢查與分析,初判爲前列腺腺癌。
秉承“以患者爲中心”的服務理念,尋求最佳治療方案,周海浪及時聯繫泌尿外科副主任邱建國進行會診,基於會診結果及患者實際需求,建議患者轉入泌尿外科進行專科化治療。
追根溯源 確診前列腺癌伴轉移
入科後,邱建國帶領主治醫師胡翔,爲張大爺行腫瘤標記物檢查及經會陰前列腺穿刺活檢術,血檢提示腫瘤指標明顯異常,病理報告顯示:前列腺腺癌伴轉移。考慮到他的年齡及癌症分期情況,邱建國團隊爲其制定個性化內分泌治療方案(前列腺癌常用治療法),通過皮下注射藥劑,調節其體內的激素水平,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在治療過程中,他們密切關注張大爺的身體反應和各項指標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治療數日後,複查增強MRI及前列腺腫瘤標誌物,提示病竈較前明顯縮小且腫瘤標誌物指標顯著下降。
精心治療 患者康復效果好
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張大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身體狀況逐漸好轉。出院時,患者和家屬對醫生的精湛技術表示衷心感謝。張大爺的女兒激動地說:“一次簡單的胃腸鏡檢查,竟發現大問題,多虧了醫生們的專業和負責,讓我的父親能夠重獲新生。”
此次病例的成功救治,充分體現該院多科室協作的優勢與重要性。從消化內科的精準發現,到泌尿外科的專業確診和治療,各個科室緊密配合,形成強大的醫療團隊,爲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未來,該院將繼續秉承“以患者爲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爲更多患者帶來健康和希望。(左曙東 林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