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金飾遭遇“李鬼”店鋪 中國黃金品牌否認授權
信網5月26日訊 近日,董女士向信網(熱線0532—80889431)反映,她在某網購平臺的中國黃金品牌店鋪購買了一條黃金項鍊,然而收到商品後卻發現項鍊表面存在多處劃痕。更令她不滿的是,儘管平臺最初同意給予一定補償,但最終卻拒絕兌現。信網採訪該平臺得知,董女士的項鍊是從平臺推出的品牌好貨渠道購買的,該渠道是由平臺篩選出優質的商家進行合作。雖然董女士購買的飾品品牌爲中國黃金,發貨店鋪名字卻爲“奢品節慶飾品小川”,信網並未在該網購平臺搜索到該店鋪,詢問商家資質等問題後,工作人員稱不方便回答。
購買黃金項鍊有劃痕 平臺承諾補償後又反悔
據董女士介紹,她在某網購平臺的中國黃金品牌店鋪下單購買了一條1.4克的黃金項鍊,花費大約1240元。然而,當她收到商品時,卻發現項鍊表面出現多處劃痕。她隨即聯繫商家客服反映問題,因爲急於送人,董女士並沒有提出退貨,而是向平臺提出了給予一百元或者二百元的補償。
“一開始,平臺客服聯繫我說同意給我一兩百塊錢的補償,我還沒收到賠償就把項鍊送人了。後來再聯繫他們時,他們就拒絕賠償了。”董女士表示,她在平臺上購買的商品顯示爲“中國黃金品牌好貨”,但與她溝通的客服卻並非是中國黃金的客服,而是品牌好貨的在線客服或者是平臺專員電話聯繫,並且平臺專員還稱,如果商家不提供補償,平臺也會強制商家進行補償,可現在卻稱無法補償。
買的是中國黃金髮貨商家卻爲“奢品節慶飾品小川”
根據董女士反映的問題,信網聯繫了該平臺,工作人員迴應稱“品牌好貨”是平臺篩選的優質商家,但具體到董女士購買的商品,發貨商家爲“奢品節慶飾品小川”。工作人員引導信網在平臺上搜索這家店鋪,信網並未搜索到這家店鋪,即刻反饋給客服並詢問該商家資質問題後,工作人員未正面回答,只稱該問題升級爲緊急投訴,承諾由專員跟進處理。
“我買的是中國黃金的項鍊,爲什麼發貨的卻是一個不知名的商家?而且,這個商家在平臺上還搜不到,這讓我很懷疑這條項鍊的真實性。”董女士說道。
信網聯繫了中國黃金客服,工作人員表示,該網購平臺確實有中國黃金的多家授權店鋪,但“奢品節慶飾品小川”不在中國黃金的經銷商登記範圍內。
律師:該行爲或涉及虛假宣傳和商標侵權
北京京師(青島)律師事務所的車秋峰律師評析,如果消費者購買的是“中國黃金”品牌商品,實際由未授權商家“奢品節慶飾品小川”發貨,且該店鋪未在平臺公開顯示,可能涉及虛假宣傳和商標侵權。平臺未披露涉事店鋪資質,且未履行補償承諾,構成對消費者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的侵害。“消費者可以保留相關證據通過12345投訴並要求平臺披露商家資質,可以主張平臺和商家連帶賠償責任。”
青島市網絡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AI調解員分析認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既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董女士有權要求平臺提供商家經營資質信息,如果拒絕提供或含糊其辭,可以向相關部門反映,建議董女士保留收到的商品實物照片和視頻,顯示其存在的劃痕以及訂單信息及相關聊天記錄,同時聯繫中國黃金官方客服獲取關於正品驗證的信息,如果平臺未能履行責任或者解決方案不合理,向當地工商行政部門舉報或是通過訴訟解決。(趙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