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臺中超徵120億元 市府駁斥:是短徵17億元
726過後,網上流傳「臺中市政府超徵120億元應還稅於民」流言。圖/翻攝自Threads
726大罷免第一波投票過後,網路社羣盛傳「臺中市政府超徵120億元,應還債於民普發現金」說法,製作圖卡流傳。市政府今天嚴正澄清,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6年間臺中地方稅收預算2739億元,實徵2722億元,實際上是短徵17億元。
中市府表示,稅收不是隨意徵收,更非市府任意調整,是依照中央制定的地方稅法與地方自治條例精準編列、執行;政府稅收分爲兩類,第一類是國稅,如所得稅、營業稅等,由中央國稅局徵收進入國庫;第二類是地方稅,包含印花稅、牌照稅、地價稅、土地增值稅、契稅等,由市府地稅局徵收進入市庫。
根據臺中市府歷年總決算資料,2019年編列地方稅收預算429億元,實徵467億元,超徵38億元;2020年編列430億元,實徵477億元,超徵47億元;2021年編列460億元,實徵468億元,超徵8億元;2022年編列480億元,實徵440億元,短徵40億元;2023年編列490億元,實徵405億元,短徵85億元;2024年編列450億元,短徵465億元,超徵15億元。
市府指出,所謂「超徵」,指的是實際徵收稅額大於預算編列稅額,而「短徵」就是相反的狀況。地稅局補充,2022、2023年短徵主要是因爲該年度經濟不景氣,土地增值稅與房屋交易的契稅不如預期。
市府表示,總計2019到2024年地方稅的合計徵收狀況,編列2739億元,實徵2722億元,共短徵17億元,絕非網傳超徵120億元,該數字是憑空捏造、以訛傳訛;虛構數字不僅嚴重誤導市民,更傷害臺中市財政的公信力與市民對公共預算的信任。
臺中市政府表示,市長盧秀燕上任6年來,地方稅合計短徵17億元,網上流傳的「超徵120億元」是以憑空捏造、以訛傳訛。圖/臺中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