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年薪600萬」?新天價計畫解偏鄉牙醫荒惹議!真相曝光

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會員爲身障朋友義診。圖/民衆提供

衛福部爲解決全臺偏鄉牙醫荒,規畫「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劃」,牙醫師待遇每月約10萬元,並搭配津貼補助,後因本土小牙醫聯盟杯葛而暫停。近期網路傳出「偏鄉牙醫年薪最高可達600萬元」天價新計劃,較衛福部版本高出約5倍,引發爭議。對此,本土小牙醫聯盟澄清,該版本並非聯盟提出,與聯盟無關。

據查,衛福部「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劃」在本土小牙醫聯盟以「不能讓波波牙醫參與」爲由杯葛下,去年底暫停。至今,衛福部迴應「偏鄉醫療政策仍在檢討中」,尚未提具體方案。

本土小牙醫聯盟領銜人黃映綺說明,該版本是某位牙醫的個人建議,與聯盟無關。她強調,聯盟的正式計劃仍在籌備中,將着重於公費醫師培育及健保制度調整,並非以高薪吸引爲唯一手段。

根據網路流傳版本,爲提高醫師到偏鄉服務意願及鼓勵退休牙醫再就業,初期提高義診補助、提供高額鐘點費;中期依偏鄉等級補助,其中最高3級偏鄉450萬元。長期方案更提出採全面駐點醫療模式,每個偏鄉至少配置2名牙醫與2名牙助,牙醫師年薪達600萬元,牙助年薪也有100萬元,並指相關資金來源,從偏鄉專案的每年8億預算中撥補。

外界質疑,相較衛福部原計劃牙醫待遇月薪約10萬元,網路版本牙醫月薪最高竟可達50萬元,是否有人意圖誇大、藉機提高補助金額,違背衛福部欲將醫療資源引進偏鄉的美意。

國際牙醫校友會理事長林宗億認爲,衛福部方案的薪資待遇雖略低都市診所,但搭配額外津貼與資源補助,重點應在於「提升服務誘因」而非「製造高薪」。醫療是公共服務,不應因薪資未達期待就反對偏鄉計劃。即使有人選擇不去,仍會有醫師願意前往偏鄉服務。若僅以薪資爲考量而抵制偏鄉醫療,並非醫師應有的專業態度。

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會員爲身障朋友義診。圖/民衆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