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真的!陸「清欠」行動再升級 陸媒曝3角度出招

大陸國務院近日宣佈部署帳款「清欠」行動方案升級,被解讀從3角度出招。(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拖欠企業帳款問題,多年困擾大陸民企尤其中小企業。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28日審議通過的《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業帳款行動方案》,釋放大陸中央對此「玩真的」訊號。陸媒點出可從三個角度觀察,包含扎牢法規制度的籠子、信用懲戒打組合拳,以及透過長效機制防新增拖欠等。

回顧到2023年9月,大陸國常會就曾審議通過《清理拖欠企業帳款專項行動方案》。但當前帳款拖欠問題已加劇一些企業經營壓力,極需更強力道破解。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資料顯示,截止2024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帳款26.06兆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底增長8.6%。

另外,《中國供應鏈服務及產融調查報告(2025)》也顯示,2024年前3季中小企業應收帳款週轉天數延長至134.80天,高於2023年的116.09天,再凸顯回款壓力加劇,也讓3月24日先行公佈修訂後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期限要求,例如大型企業應當自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60日內支付款項。

據中新網旗下新媒體三里河工作室報導,結合此次大陸國常會內容,建構不敢欠不能欠的制度閉環,重點可從三個角度觀察。第一是扎牢法規制度的籠子,會中強調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二是信用懲戒打組合拳,要求強化源頭治理和失信懲戒。

三是長效機制防新增拖欠。此次國常會還提出要堅決遏制新增拖欠。一些地方已通過引進第三方績效評價機構,展開政府部門專案績效評估,對評價得分較低的項目及時叫停,防止出現拖欠企業帳款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