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無人駕駛時代到來?FSD能否爲特斯拉打開新想象空間
被特斯拉視爲汽車業務增長引擎的FSD(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剛剛推動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商業化邁出第一步。
當地時間6月22日,特斯拉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啓動了其首個Robotaxi試點服務,標誌着其智能輔助駕駛系統FSD的商業化邁出了關鍵一步。儘管這一舉措被視爲特斯拉未來增長的核心引擎,但也引發了質疑。Robotaxi開啓運營當天,特斯拉大漲8%,然而此後幾天的下跌將漲幅徹底抹平。
不過,一週之後的6月28日,一臺Model Y從特斯拉得州超級工廠出發,全程30分鐘車程,最終平安來到客戶家門口把自己交付給新車主。全程沒有駕駛員、沒有遠程操控,最高時速達到115公里。特斯拉方面表示,這是史上首次,特斯拉自己交付到車主手中。再次讓外界看到了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的能力,甚至連多次喊着要對標特斯拉的雷軍都點了贊。
在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銷量放緩的背景下,FSD是否會成爲特斯拉的“最後一張王牌”,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特斯拉汽車業務遭遇天花板?
近年來,特斯拉汽車核心業務疲軟,銷量原地踏步、新車型遲遲未露面,財務表現也受到拖累。
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於5月27日公佈的最新數據,特斯拉在歐洲市場的銷售表現出現顯著波動。4月,該品牌在歐洲地區的新車註冊量爲5475輛,與去年同期相比降幅達到52.6%。從今年前四個月的累計數據來看,特斯拉新車註冊量已下滑至4.17萬輛,同比跌幅達46.1%。同期歐洲整體電動汽車市場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發展態勢,4月銷量同比增幅達26.4%,在汽車市場中的佔比提升至15.3%。
反觀中國市場,特斯拉今年一季度實現零售銷量13.4萬輛,同比微增1.7%。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表現強勁,同期銷量達307.5萬輛,同比增幅高達47.1%。作爲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先行者,特斯拉的增速已明顯滯後。
一季報顯示,特斯拉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193.4億美元,同比下降9%,淨利潤4.09億美元,同比下降71%,均低於分析師預期。汽車業務方面,特斯拉第一季度交付超33.6萬輛汽車,下滑13%。
從車型維度剖析,分析人士普遍指出,特斯拉旗下Model 3與Model Y兩款核心車型已步入產品生命週期的成熟階段,其產品競爭力正被中國車企逐步超越。
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儘管特斯拉的降價策略在短期內或能對銷量形成一定拉動,但從長期發展視角來看,這一舉措不僅會持續壓縮利潤率與收益空間,且市場提振效果已呈現出顯著的邊際遞減趨勢。
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斯拉亟需一個新的增長點,來支撐“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
FSD:從輔助駕駛到Robotaxi
特斯拉FSD全稱爲Full-Self Driving,是特斯拉研發的一套智能駕駛系統。基於大規模行駛里程、自研運算平臺、巨大算力的佈局,FSD一直被業內視爲車企自研智能駕駛的標杆。
自推出FSD系統以來,特斯拉不僅試圖重塑消費者的駕駛體驗,更在從“硬件公司”向“AI+出行平臺”的戰略轉型中走出關鍵一步。不過高昂的價格限制了其在普通消費者羣體中的普及,新增付費用戶增速逐漸放緩。
Robotaxi業務則是FSD得以商業化的新實驗場。
《華爾街日報》寫道,特斯拉當前的市值約爲1.1萬億美元,其中約60%的估值被認爲依賴於未來FSD和Robotaxi業務的實現。
而馬斯克本人也曾多次強調,FSD是特斯拉汽車業務最有價值的利潤來源,而Robotaxi則是實現這一價值的重要途徑。早在2019年的投資人會議上,馬斯克就表示,特斯拉可以從用戶手中租用車輛組成Robotaxi車隊,實現二次盈利。
技術層面,FSD在推理架構、神經網絡、多攝像頭融合方面構建了高度集成的平臺系統,走的是純視覺AI路線,不依賴高精地圖或激光雷達。目前FSD已在全球範圍內積累了超過10億英里的真實駕駛數據。
相較於競爭對手Alphabet旗下的Waymo,特斯拉更具成本優勢。Waymo配備了價格不菲的攝像頭、雷達和激光雷達,其自動駕駛出租車使用高清地圖進行導航。但特斯拉只配備了攝像頭,並且完全依靠計算機視覺進行導航,這種方式更具成本效益,也更具可擴展性。
目前特斯拉FSD已經演進到了V13版本,使用HW4計算平臺。最新版本的FSD系統支持車輛在停放狀態下直接啓動FSD,車主只需設置目的地,車輛將自動切換到行駛或倒車狀態,進入自動駕駛狀態。
在技術方面,FSD也一直有新消息傳出。日前有傳言稱,特斯拉智能輔助駕駛系統FSD的下一代計算平臺HW5的自研芯片已進入量產階段,由臺積電和三星共同代工。傳言稱,該芯片運算性能達2000-2500TOPS(每秒一萬億次操作),是現款HW4芯片的5倍,可支持更復雜的無監督FSD算法。
“萬億美元”生意在資本市場上的兩極分化
在資本市場,FSD被視爲特斯拉當前高估值最核心的支撐邏輯。
摩根士丹利曾在研報中稱,“若FSD成功實現無人駕駛並支撐Robotaxi網絡,特斯拉應被視爲AI出行平臺,其估值應重估爲‘像亞馬遜之於零售、英偉達之於芯片’的地位。”
加拿大皇家銀行估計,到2040年,特斯拉的Robotaxi收入可能達到1150億美元,相當於約500億美元的利潤。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估計,到2040年,該公司的Robotaxi收入可能達到7000億美元,相當於約1200億美元的利潤。
方舟投資CEO木頭姐(Cathie Wood)更是大膽預測,到2029年,Robotaxi服務收入可能爲特斯拉帶來9510億美元的營收。方舟投資稱,FSD和Robotaxi模式有潛力讓特斯拉轉型爲“出行即服務平臺”,其盈利模型將更接近蘋果和谷歌,而非通用和豐田。
在Robotaxi發佈後,特斯拉股價短暫上漲8%,表明市場情緒在創新的推動下可以迅速轉變,但隨後的下跌也反映出了市場對特斯拉根深蒂固的疑慮。
路透社評價稱,讓這10輛左右的車輛上路,特斯拉剛剛完成了運營Robotaxi最簡單的一個小部分。
高盛分析師Mark Delaney指出,Robotaxi在技術擴張與監管方面仍面臨重大挑戰,僅給予285美元目標價;特斯拉空頭GLJ Research更直言該模式“缺乏共享經濟邏輯”,維持“賣出”評級。富國銀行與美國銀行亦認爲市場已充分計入其潛力,執行風險仍是主要隱憂。
FSD與Robotaxi代表了特斯拉戰略轉型的核心方向,是其未來增長和估值的關鍵驅動因素。但眼下,FSD與Robotaxi的規模化令人擔憂,尤其是Robotaxi實現大規模部署仍前途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