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蘋果供應鏈遇關稅重大挑戰!外資全面下修今明年獲利、目標價
報告中指出,根據關稅情境分析,關稅上調將推高全球消費電子產品的價格,因爲相關成本通常會在品牌OEM廠商、供應鏈及消費者之間 分擔。因此,基於此預測,蘋果供應鏈2025/2026年的年增長預估將爲8%和14%,較之前的預估分別下調了12%和15%。此外,對於iPad、AirPod及Apple Watch的出貨量預估也持保守態度,預計2025至2026年iPad、AirPod和Apple Watch的出貨量將持平,這反映了關稅上調所導致的價格上漲。除Apple Watch外,報告還指出,美國需求與中國以外的生產基地之間存在差距。
面對不斷增加的關稅不確定性,美系外資指出蘋果供應鏈已加速擴展非中國的生產能力,特別是「中國+1」或「+2」生產基地需求,甚至考慮在美國增加額外的生產設施。產能多元化有助於減輕關稅影響,但這可能需要至少1-2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大規模生產,而由於缺乏供應鏈集羣及熟練勞動力,預計整體運營成本將會上升。
在蘋果概念股方面,報告中提到,美系外資全面下調了供應鏈個股的目標價,包括鴻海(2317)和大立光(3008)等公司。玉晶光(3406)的評等由原先的「加碼」下調至「中立」,目標價從520元下修至400元;鴻海的評等維持「加碼」,但目標價從232元下修至175元;大立光的評等維持「加碼」,目標價從3200元下修至2800元;和碩(4938)的評等維持「中立」,目標價由88元下修至72元;全新(2455)的評等維持「中立」,目標價從175元下修至102元;臻鼎-KY(4958)的評等維持「中立」,目標價從120元下修至8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