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害iPhone難賣 美系外資狠砍蘋概股6臺廠目標價
▲美國總統川普 。(圖/路透)
記者陳瑩欣/臺北報導
美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表示,蘋果供應鏈最容易受到川普關稅變動和生產地點多樣化壓力的影響,將追蹤的蘋果供應鏈2025/2026年獲利預估下修12%及15%,包括鴻海(2317)、大立光(3008)等6檔臺廠供應鏈目標價全面下調,其中鴻海目標價由232元砍至175元、大立光由3200元降至2800元,不過兩檔評等皆維持「加碼」。
新出爐的報告中,美系外資一口氣調降鴻海、大立光、玉晶光(3406)、和碩(4938)、全新(2455)、臻鼎-KY(4958)等目標價。其中評等與目標價同時遭調降的爲玉晶光,評等由原先的「加碼」調降至「中立」,目標價由520元下修至400元。玉晶光今日午盤暫報366元,下跌0.5元或0.14%。
至於鴻海評等維持「加碼」,目標價由232元下修至175元,午盤暫報135.5元,下跌3元或2.52%;大立光評等維持「加碼」,目標價由3200元下修至2800元,仍較今日午盤股價2145元高。
另外,美系外資對和碩評等維持「中立」,目標價由88元下修至72元,低於和碩今日平盤價79.6元;全新評等維持「中立」,目標價由175元下修至102元,仍較全新午盤價92元高;臻鼎-KY評等維持「中立」,目標價由120元下修至89元,臻鼎-KY午盤股價94.7元,高於外資下修後的目標價。
美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對於蘋果供應鏈保守看待,下修今(2025)年iPhone出貨預測至2.14 億支,與去年同期持平,同時預估明(2026)年下半年起纔會復甦。
同時也對 iPad、AirPod 和 Watch 的出貨量預估抱持保守態度,預估2025-2026 年 iPad、AirPod 和 Watch 的出貨量將持平,反映關稅上調導致價格上漲,除 Apple Watch 外,美系外資也看到美國需求與中國以外的生產之間存在差距。
美國的生產成本至少比中國高出50%;越南和印度的生產成本比五年前分別高出15%和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