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銀:金價H2後期可能現疲態

金價4月創下每盎司3,500美元的歷史高位後,開始在每盎司3,200~3,450美元區橫盤整理。圖/美聯社

外銀黃金目標價

金價4月創下每盎司3,500美元的歷史高位後,開始在每盎司3,200~3,450美元區橫盤整理。由於在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升級期間,金價未能突破4月高點,外銀開始重新思考,全球市場是否存在足夠的風險因素推動金價繼續上行。

渣打銀行指出,美元轉弱,加上地緣風險、央行購金需求皆對金價走勢帶來支撐,預估三個月內目標價上看每盎司3,400美元,12個月可望升至3,500美元。

德意志銀行主管表示,各國近年積極將黃金納入儲備體系,以因應地緣政治、美元波動以及通脹等風險日益加劇,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已連續三年突破1,000噸。然而,金價近幾年來屢屢創高,漲幅超出外銀預期,作爲避險資產類別,在未來12個月仍有上漲空間,但短期內要有所突破其實非常困難。

匯豐銀行貴金屬分析師認爲,除地緣政治、政策及經濟不確定性外,財政赤字也助推了本輪金價升勢,並可能持續提供支持,惟金價的上行空間有限,高企的金價正在抑制關鍵實物需求,各國央行購金規模也可能放緩,同時儘管礦山增產乏力,回收供應量卻在增加。貨幣政策方面,若減息幅度小於先前預期,則可能壓低金價,且美國實際利率爲正終將拖累黃金錶現。

匯豐銀行貴金屬分析師預估,「去美元化」勢頭利好黃金,金價短期內將進一步上升,但隨着風險因素消退及其他因素佔據主導,如美國實際利率等,今年下半年後期金價可能顯現疲態。

星展銀行強調,美國大而美法案(OBBB)的將使赤字和債務增加,黃金有望成爲長期受惠的資產。歷史數據顯示,金價與美國公共債務水準高度正相關,美國公債交換利差走勢亦與金價呈現正向連動。當市場對美國財政前景的疑慮升溫,投資人對美元及美元計價資產的信心往往隨之下滑,轉而尋求黃金等相對具備安全性與抗通膨屬性的資產配置,推動金價走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