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套藏錢被盯上⋯財務剝削長者案件飆升 衛福部:佔重大老虐案17%
近5年老人保護通報案件數逐年攀升,衛福部分析,109至113年全臺發生54件子女、孫子女對父母、祖父母施行暴力致重傷或死亡的「重大老虐事件」,發現啃老族向長輩索取金錢不成,產生報復行爲導致虐待者,爲第3大原因,佔比17%,且民團統計,老人財務剝削案件,近2年成長超過15倍。專家提醒,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間,應建構健康關係,長者勇於求助,才能減少案件發生。
一名宜蘭榮民老伯,循傳統觀念,認爲「錢放在身邊比較安全」,因身體衰弱,家屬將其安置在臺北榮總員山分院,他穿上厚外套把錢鈔票藏在其中,不料被一對「禿鷹男女」盯上,不懷好意接近他,躲過榮民輔導員防線,騙取長輩錢財。另一位長者,因失能必須每天更換尿布,兩位輕度智障子女,卻疏忽照顧,且依賴其低收入戶補助,不願離開長輩。
晚輩取財不成,容易滋生暴行,重大老虐案件,財務剝削者佔17%,在整體子女、孫子女對父母、祖父母施暴案件,財務問題導致憾事者,佔比也高達15%,爲第3大施暴原因。臺灣老人暨長照社工專業協會理事張宏哲表示,我國文化家庭財務物界線模糊,晚輩認爲「我的就是我的、你的未來也是我的」,長輩則長期承擔經濟壓力,財產遭未經授權使用,甚至逼迫交出財產。
張宏哲表示,民衆家中經常是愈弱勢者愈容易被選爲照顧者,例如有精神方面疾病,或本身工作較不重要、學位較低者,因此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間經常是彼此依賴,隨長輩失能或失智,提供晚輩經濟支援能力變低,雙方容易因憤怒情緒引爆暴力因子。呼籲雙方應秉持長者不自責、不依賴、勇於求助,子女不依附、不勒索原則,建立健康關係。
財產信託、鄰里互助也是預防長者財產剝削關鍵。張宏哲說,財產信託觀念在國內文化中較爲少見,必須加強教育宣導,金管會已着手教育銀行工作人員,而不論建構再完善的長者財務剝削服務網絡,解決長者孤立無緣情境,找出危機徵象纔是根本預防之道,這必須迴歸社區鄰里,尤其鄰里長等影響力大,多加關懷弱勢家庭,如發現異常變化時,應儘快通報。
衛福部分析,109至113年全臺發生54件子女、孫子女對父母、祖父母施行暴力致重傷或死亡的「重大老虐事件」,發現啃老族向長輩索取金錢不成,產生報復行爲導致虐待者,爲第3大原因,佔比17%。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