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綜述:全球金融資本看好中國市場前景

參考消息網4月19日報道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4月17日發表題爲《中國強化其作爲美國投資替代國的地位》的文章。文章稱,特朗普於4月2日發動了貿易戰,他的經濟霸凌政策以中國爲戰略重心。在這場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金融市場的爭端中,中國以關稅的對等升級來對抗美國。此外,今年初以來,中國股市就開始吸引國際資本。

文章稱,中美兩國股市都受到了貿易戰的影響,不過目前中國股市的表現要好於美國股市。英國安本標準投資公司的中國股票投資主管姚鴻耀說:“可能性越來越大的經濟脫鉤使得中國市場與其他指數相比,在全球市場低迷時更具彈性。”

這位專家認爲,中國政府掌握着對其有利的因素:自特朗普上任以來,中國已經降低了對美國的出口依賴程度。此外,據估計,85%的中國出口商也在國內銷售產品。

文章指出,新增的關稅無疑會帶來更多不確定性,但更快、更大規模的刺激措施可以抵消這一影響。美國愛馬仕投資管理公司認爲,中國股市受出口影響較小,在低利率環境下,高股息率和股票回購爲國內投資者提供了有吸引力的回報。

此外,澳大利亞“對話”網站4月17日發表英國華威大學全球化與區域化研究中心研究員約翰尼斯·佩特里的署名文章,作者在這篇題爲《中美局勢升級,華爾街夾縫求生》的文章中指出,中美貿易戰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境地。當前的局勢升級引發了一個問題,即全球金融業是否將減少在中國的業務佈局。然而,正如作者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所顯示的那樣,在過去十年裡,儘管中美關係日益緊張,大多數國際金融機構仍在繼續擴大其在中國市場的業務。

文章指出,關鍵的是,它們按照中國的條件開展業務,在一個政府監管與政策目標優先、有別於傳統自由市場規範的體系中穩健運營。這種務實合作正在悄然改寫全球金融秩序。

幾十年來,中國的資本市場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推動全球金融機構拓展在華業務範圍。

不過,華爾街沒有試圖讓中國適應全球金融秩序,反而選擇適應中國獨特的模式,其背後的原因十分明確:中國市場規模龐大,難以忽視。

文章稱,華爾街正試圖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儘管縮減了一些業務,但華爾街公司並沒有離開中國。相反,它們正在學習如何在一個有着不同優先事項的體系約束下開展業務。這表明,曾經由英美規範所定義的自由金融秩序正變得更加多元化。(編譯/王萌 王棟棟)